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活动 >> 930生活家看看重阳吃啥玩啥,有哪些事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民俗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登高之所以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值此秋高气爽之际,登高望远,赏菊插萸,饮酒作诗,对于身心健康是有很大益处的趣事。这才真正是登高风俗所以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是重阳节最主要的时令风俗食品。九月初九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重阳节有哪些禁忌?▼
1、相互说“节日快乐”不够妥当,登高原来是为了避凶气。
一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奇数六个偶数,奇奇相逢和偶偶相逢都成了节日。重要的传统节日大都集中在奇数上,它们分别是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月数日数奇奇相逢。由此可见,热热闹闹的传统节日,恰恰是建立在不吉利的奇数之上,按照中国传统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维转换模式,有理由相信,节日喜庆的外表是为了完成奇月奇日由凶转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住凶气、战胜凶气而设立。奇数又被认为是阳数,二阳相逢叫重阳。九是数字之中最大的数字,所以这一天也是大凶日。
这一天的仪式活动是登高、赏菊、饮酒、吃蟹。登高是本质意义,后三者是附加活动。登高,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这就是躲避,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所以,在这个原本是辟邪的日子里,说上一句“节日快乐”似乎有些不妥,不如说“身体健康”或者“全家平安”比较恰当。
2、有的地方在九月重阳节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民间俗话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的说法。
3、某些地区还有重阳节忌同床的说法,即夫妻不能同床,要分床睡。
▼重阳节的历史演变▼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