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活动 >> 中国老故事给孩子的中国记忆
朱自强(儿童文化学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我认为,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民间文学也是重要的资源。与《论语》《三字经》等经典不同的是,民间文学不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更加贴近儿童心理和接受能力,更有助于儿童的精神成长。
《中国老故事》全12册·给孩子的中国记忆
6-8岁亲子共读8岁以上独立阅读
余篇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涵盖节日由来、神话、英雄传奇、名胜古迹传说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多维度展现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体验中国之美、吸取祖先智慧,打下传统文化根基!是孩子一生的阅读宝藏!
基本资料:
CIP分类:I
上架建议:儿童文学
书名:中国老故事(全12册)
作者:亲近母语研究院编著
装帧:平装
定价:.00元
出版日期:.4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开本:16印张:75
读者:儿童、父母、教师及教育工作者
内容简介: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七仙女与董永》《嫦娥奔月》《姜子牙的鱼钩》《贴“福”字的来源》……这些老故事,世世代代流传,爷爷奶奶听过,爸爸妈妈讲过,饱含中国的历史与传统,是我们与祖先共同的记忆,也是被人渐忘的瑰宝。
本套丛书由亲近母语研究院主编。编者从近万篇民间故事中精选结集,本着儿童性、经典性、当代性的原则,将美丽的中国幻想故事、古老的神话传说,以优美的现代母语重述,致力创造一套最适合当代儿童阅读的中国老故事丛书,给予每个儿童应有的中国记忆。
编者简介:
亲近母语研究院是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亲近母语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儿童阅读与母语教育研究与推广机构。集聚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一线的优秀教师,以“培育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为目标,致力于为学校和家庭提供专业的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综合解决方案。
该文本由长年致力于儿童阅读研发与教学实践的亲近母语团队编创,各分册主笔朱爱朝、余耀、邱凤莲、刘颖、丁云、邵龙霞均为一线语文教学与资深阅读推广人,该文本是她们日常教学课堂实践、儿童阅读推广与集体研发创作的结晶。
插画介绍:
由著名儿童插画家徐开云老师统筹指导,集合国内优秀儿童插画家高晴、麻三斤、赵晓宇、POOLY共同创作。
内页图:民俗故事—过年的传说
徐开云,著名儿童插画家,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百草画院画师。年应邀赴法国任儿童杂志美术编辑。为中少、浙少创作绘本插画多年,代表作品有:图画书《新编十万个为什么》,插图本《三毛大世界》、绘本《比利的工厂》《中国民间故事》《洗四十双袜子的小波波熊》等。其中连环画《隐身衣》入选《第八届中国美术作品展》,图画书《杜里和莎里》获《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插图优秀作品奖,绘本《野猫学长寿》入选《第七届上海美术大展》。
编辑推荐:
★儿童母语教育第一品牌——亲近母语研究院结合多年研究,精心挑选了符合现代儿童口味的余篇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爷爷奶奶听过,爸爸妈妈讲过,涉及节日来历、神话起源、英雄传奇、名胜古迹传说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多维度展现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体验中国之美,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根基!★散发着古典韵味与气息的古老民间故事,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密码:不畏艰难的勇气、永不放弃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气魄。★每一篇故事都蕴含着祖祖辈辈千百年来积累的人生智慧,凝聚着中华人民共有的品性,培养孩子不怕输、敢拼搏的能力,是孩子童年最好的精神陪伴!★书中生字难字全部注音,无障碍阅读!★余篇故事,孩子一生的阅读宝藏!★多幅原创精美配图,给孩子中华美术熏陶,培养孩子对美的感受,提高艺术修养。
★六七岁听得懂,八九岁看得懂,八九十岁爱不释手。最好的阅读方式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每天晚上坐在床头给孩子读一篇,当作睡前故事。★《民俗故事》:最全面的传统节日解说,无一遗漏。过年、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腊八节……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一段优美动人的传说。
★《人物风物传说》:听祖国奇伟瑰丽的大好河山的传奇故事;与史上最机智、最仗义、最公正的传奇人物:姜子牙、神医华陀、诸葛亮、包公等做朋友!★《神话故事》: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神话!让孩子去崇拜和景仰中国神话里的英雄,给他们人生的一个高度。★《各族故事》: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从少数民族的由来及风土人情入手,为孩子展示另一半中国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智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白蛇传、九色鹿、老虎外婆、巧媳妇、田螺姑娘……小故事蕴含大智慧,凝聚着中华人民共有的品性,向孩子传递不畏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信念。目录:
民间故事一
民间故事二
范丹问佛
金马驹和火龙衣
九色鹿
崂山道士
巧媳妇
三王墓
兄弟俩
云中落绣鞋
枣孩
田螺姑娘
十个兄弟
蛇郎
老虎外婆
老虎怕“漏”
聚宝盆
金斧头、银斧头和铁斧头
二郎担山
东郭先生和狼
宝莲灯
花木兰
黄蛤蟆
李寄斩蛇
哪吒闹海
彭祖的故事
七仙女与董永
人参娃娃
孟姜女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郎织女的故事
民间故事三
民间故事四
布谷鸟的传说
传说中的布谷
鸡的由来
借眼睛的虾
长腿的蛇和没腿的蛙
蜗牛和黄牛
一日三餐与三日一餐
兔子的眼睛是怎么变红的
兔子为什么成了三瓣嘴
十二生肖鼠第一
后娘变乌龟
聪明的鹿
蛤蟆和小花兔赛跑
老乌龟智斗狐狸
狐狸吃了虎和牛
虎甥和猫舅
鲤鱼跳龙门
猴子屁股为什么是红的
牯牛碑的来历
稻子和麦子的故事
东瓜变冬瓜
龙眼和桂圆的传说
水仙花的传说
人可以活多少年
牛丞相下凡
哑水和活水
太阳和月亮
启明星
打雷之前为什么先闪电
雪面粉
盐到人间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铁锅是怎么来的
民俗故事一
民俗故事二
老天爷的故事
关圣帝君的故事
八仙过海
铁拐李的故事
太上老君降青牛
没胡子的城隍老爷
蚕神姑娘
海上女神——妈祖
麻姑献寿
黑白无常的故事
李老君智斗太岁神
乡间土地爷
赵公财神的故事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
弥勒佛与新年
十八罗汉的故事
济公抢新娘
金地藏的传说
达摩的传说
过年的传说
贴“福”字的来源
门神的故事
过年扫窗户
压岁钱的故事
元宵节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
清明节的来历
吃乌饭的来历
立夏时,挂蛋袋
屈原和端午
六月六的传说
嫦娥奔月
重阳节的故事
腊八粥的由来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神话故事一
神话故事二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抟(tuán)土造人
燧(suì)人氏钻木取火
有巢氏筑巢居
后羿射日
夸父逐日
伏羲(xī)降生
伏羲攀天梯
伏羲画卦
神农出世
神农尝百草
精卫填海
黄帝战蚩(chī)尤
刑天舞干戚
火神祝融
共工怒触不周山
女娲补天
百鸟之王少昊
嫘(léi)祖养蚕
仓颉(jié)造字
宁封子制陶
颛顼(zhuānxū)的传说
帝喾(kù)与他的子孙
农神后稷
贤明尧帝
重明鸟的传说
尧帝访贤
舜的故事
鲧(gǔn)窃息壤
大禹治水
呼归石的故事
吴刚伐桂
杜宇化鹃
各族故事一
各族故事二
公主的头纱布洛陀
山歌仙子刘三姐
百鸟衣
一幅壮锦
马耳朵国王
宝锅
满族的由来
突忽烈玛发
金芦笙
马头琴
猎人海力布
兄弟情深
格萨尔王与“北方七兄弟星”
文成公主入藏
开天辟地
神鸟传书
火把节的传说
阿诗玛的传说
鄂伦春人的起源
盘瓠(hù)王
火烧蜘蛛精
九隆王
泼水节
孔雀公主
怒江和澜沧江的传说
天狗吃月亮
遮帕麻与遮米麻
长发妹
金达莱
莫拉斗雪妖
人物风物传说一
人物风物传说二
酿酒始祖杜康
姜子牙的鱼钩
孔子的故事
公冶长听鸟语
轻巧的“亭子”
鲁班收徒
李冰父子治水
张良学兵法
刘秀与“麦仁汤”
桃园三结义
诸葛亮成亲
死治司马懿(yì)
神医华佗
王羲(xī)之题扇
药王爷的传说
包公的故事
杨六郎一箭三百里
穆桂英与马蹄沟
岳飞尽忠报国
刘伯温得天书
朱元璋画像
黄河的传说
龙飞凤舞护明珠
断桥
龙门龙门开不开
十二仙女化山峰
寒冰镇妖魔
烂柯(kē)山
卢沟桥的石狮子
岳阳楼
钱王降(xiáng)潮神
黄鹤楼
望娘滩
赵州石桥
五指山
黄果树瀑布
八臂哪吒(nézhā)城
秦始皇兵马俑
长江和黄河
泰山石敢当
天池和三江
更多内页展示:
民间故事—鲤鱼跳龙门
民俗故事—贴“福”字的来源
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
各族故事—神鸟传书
人物风物故事—赵州石桥
部分内文摘录:
内页图:民间故事—东瓜变冬瓜
《东瓜变冬瓜》
这世上的瓜有多少种?冬瓜、西瓜、南瓜、青瓜、黄瓜、丝瓜、木瓜、哈密瓜、甜瓜、苦瓜、佛手瓜—种类真多,数不胜数。你们知道吗?每种瓜都有自己的来历和传说,很有趣。这里给大家说说冬瓜的故事。
冬瓜像个大枕头,扁扁圆圆,长长胖胖,所以又叫枕瓜。大多数成熟的冬瓜表面有白粉,就好像是冬天结的白霜,这是“冬瓜”这个名字来历的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冬瓜原先叫“东瓜”。
在我们的传说里,有一个发现五谷、发明农耕技术的神,叫神农氏。相传神农氏培育了“四方瓜”:即东瓜、西瓜、南瓜、北瓜,并且命令它们按照方位各奔所封的地方安心落户,造福老百姓。
老二西瓜来到西方,长在沙土里,个儿大、身子壮。老三南瓜来到南方,爬墙攀树,结出的瓜既能当饭又能当菜。老四北瓜来到北方,一根茎能结三四个碗大的瓜。
老大东瓜被分配到东方,它很不乐意。这儿转转,那儿看看,就是不去东边扎根。
神农氏对东瓜说:“你应该去东方扎根啊!”
东瓜说:“我不去东方。东方海风大,我害怕海风刮倒我,海水淹死我。”
神农氏问:“那你想到哪儿去呢?”
“我要去西方。”
神农氏答应了东瓜的请求。
东瓜到了西方,只见那里全是沙土。风一刮,漫天的尘土,东瓜本来白净净的皮上一下子蒙上了层厚厚的灰。东瓜口渴难耐,放眼望去,竟然找不到丁点水影儿。东瓜干得缩了一圈儿,连滚带爬地跑到神农氏那儿,对神农氏说:“我受不了西方了,口干舌燥的,渴死我了。让我到南方去吧!”神农氏答应了东瓜的请求。
东瓜来到了南方。这里真热啊,太阳明晃晃的,白光照得东瓜头都晕了。东瓜找了个阴凉地儿,坐在地上直喘气。东瓜觉得这个地方也不能待,就又请求神农氏给它换个地儿。神农氏只好让东瓜去北方。东瓜到了北方,看到北瓜早早地趴在地上已经结出了瓜。冬瓜又眼红又窝火,气呼呼地对神农氏说:“我不要住北方,北方冷,再说,北方被北瓜占了,没地儿了。”
神农氏说:“西瓜甜,南瓜圆,北瓜长得似磨盘。它们都忙着生儿育女,我看,你还是回东方去住吧。”
东瓜说:“为什么非要我去东方呢?”
“东瓜东瓜,东方为家。”神农氏说。
东瓜争辩道:“不对啊,冬瓜冬瓜,冬天结瓜,四海为家。”
神农氏想了想,说:“你愿意四海为家,也好。冬天菜少,你就冬天结瓜吧,改名叫‘冬瓜’。”
冬瓜一听,得寸进尺了,对神农氏说:“立秋一过天气凉,身子贴地冷断肠,搭个架子给我长。”
神农氏就用三根木棍为冬瓜搭了个架子。冬瓜得意极了,对它的三个兄弟炫耀道:
天有四季分阴阳,春夏秋冬冬为王,
地有四方明方向,东西南北东为王,
家占东来长在冬,天上地下我为王。
冬瓜的三个兄弟都不搭理它。它见三个兄弟不买账,气鼓鼓的,胀大了肚皮儿拉长了脸,长得比桶还粗。冬瓜总觉得日子过得不舒坦,嫌弃这嫌弃那,别说到冬天了,刚到寒露节气,冬瓜就受不了了,催着人们快快摘它。现在,人们只要一提到冬瓜,都会说:“冬瓜冬瓜不见冬,个子大来肚子空。”
扫描在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hd/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