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食俗 >> 明日冬至
明日冬至,今天是乡里人所说的小冬。上周末,爷爷就问过冬放不放假啊?不放假又吩咐我们早点回家,因为要祭祖,全家都回再好不过。本地人特别重视但国家传统节日不放假的除了中元节,就是过冬了。
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都是看农历(阴历)的,唯有清明和冬至是按阳历来的,这两个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以前搞不懂,以为中国传统节日就是看农历的,其实古代中国的历法是阴历和阳历相结合的。
节日总离不开吃的,冬至是以吃汤圆为标志的。家里的叠屑(面粉)圆子已经准备好,就等明早下锅了,相信明天食堂的早餐也同样是令人期待的。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从杜甫的诗句来看,小至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冬,冬至就是明天的大冬。也许那一年的冬天和今年相似,马上就要开始数九了,气温却没有降低,“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过后,白天渐长(阳生),冷天还没开始,好像又到了春天的感觉了。
最喜欢的是第三句“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尤其是其中的“待腊”、“冲寒”、“将”、“欲”传神的描写,一字一句形容不来,只有欣赏品读回味的份儿。
思乡不仅是中秋节、重阳节的事。老杜第一天还闲情逸致,喝点小酒;第二天冬至也想家了,愁云密布。诗人的世界我不懂,要么这两首诗就不是同一年写的了。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陆游,绍兴人,江浙沪的风俗是相近的,“毕祭皆扶拜”,祭祀是隆重的。但天黑得早,早点洗洗睡吧!
冬至的诗句大多暗藏思春的意味。杜甫是盼春,陆游心里也盼,但人家内敛,晚上做梦思春,终于有一个晚上做的梦不再是忧国忧民的了。
中科医院专家用斑蝥酊后会不会出现斑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