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欢度佳节圣诞节与孔诞节

发布时间:2019-4-24 10:49:47   点击数:

西南大学订阅号年第期总第期

圣诞节与孔诞节

你还记得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圣诞老人在你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吗?

写圣诞卡,戴圣诞帽,

装扮圣诞树,等待圣诞老人。

这些好像都是有关圣诞节的最初印象,圣诞节仿佛就是红色与白色相间的色彩,透过玻璃看窗外雪花飘落的日子。

可是你是否记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

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摇头晃脑背《论语》的样子。从小开始,我们处处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坚守者仁义礼智的道德操守,甚至将其作为人生信条。

在整个城市气氛被西方圣诞节渲染的今天,你是否知道中国也有“圣诞节”。

“中国圣诞节”又名“孔诞节”。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因此产生“圣诞节”的说法。

孔子诞生于公元前年农历八月廿七,中国古代祭孔,都以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作为祭孔日。民国期间,政府曾定夏历8月27日作为教师节,后又把它换算为西元9月28日。这已为传统习惯。在孔子诞辰日,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大韩民国、日本等地都有纪念活动。在文庙举行“祭孔典礼”是常见的正式纪念活动。自汉朝开始,中国就以孔子的儒学为治国方针,孔子也成为了人们最敬仰的圣人。但由于受西方文化的严重影响,现代越来越多的的中国人更喜欢西方节日而非传统节日。当圣诞节或情人节来临,青少年涌进酒吧,餐馆,百货公司为了庆祝这些节日打折扣吸引顾客。然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却少有人注意。这不得不引人深思。为什么在人人庆祝圣诞节的今天,同样是圣诞节的孔诞节却鲜为人知。

每个国家都有其自己的节日。当节日来临的时候,国人都将以传统的方式庆祝。随着世界的发展,许多国家不仅庆祝自己的节日,而且也庆祝外国的节日。这种现象尤其是在中国最为普及。西方圣诞节原本为西方新年,其隆重程度与中国新年相似。在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圣诞节都是公共假日,人们在这一天放下工作,放下烦恼,回归家庭,和家人一起度过最美好的一天。

在如今的社会中,节日最初的意义早已变化,现在的节日就是人们与家人团圆,放松心情,使人快乐的日子,在以各种各样的活动纪念先贤的时候树立人生的信念。一代又一代的,节日一直传承下来,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着一个个动人的的故事,这些故事把我们聚合在一起,这种聚合就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力,成为一种文化的根基,成为一个民族最独特的符号。

在小宣看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一方面,对耶诞节的庆祝,展示出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另一方面,对孔诞节的漠视,展示出我国传统文化的苍白。这正体现了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

大多数中国人的节日文化或多或少与现实生活有关。基于对文化的传承,便有了节日的庆祝。比起传统色彩浓厚的中国节日,例如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插茱萸等。年轻一代似乎更钟爱浪漫的西方节日,例如情人节送玫瑰,平安夜吃苹果等。

小宣认为传统节日比起西方节日更多了一层静谧的色彩,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携带着诗意与厚重的历史。这与西方节日嘉年华似得欢乐色彩不同。

在我们“借问酒家何处有”时,我们记得那是雾雨纷纷的清明时节;

在我们“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我们想起那是遍插茱萸的重阳节;

在我们“千里共婵娟”时,我们知道那是家合人欢的中秋节。

在小宣看来,中国的圣人孔子和西方的圣人耶稣,都已经超越了符号本身,他们的诞辰成为人们心目中一个盛大的节日,时间在千年的流传中早已赋予这些节日新的内涵,成为另一个全新的东西。那么在快餐式的西方节日泛滥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多过过诗意的传统节日,不让传统文化流失于我们这一代。不丢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当今的时尚元素吸取传统营养。

·青春缙云网络文化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

黄维

文字编辑

候晓庆祝雨红

图片来源

红色之旅网络文化工作坊郑佑

版式设计

陈近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医院
白癜风药物治疗能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ss/95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