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文化 >> 4维国学微课堂说文解字重阳
4维国学微课堂《说文解字-重阳》
欢迎收听今天的国学解字节目,我们来聊聊重阳节。
重阳,是“踏秋”节,家人朋友要在这一天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重阳节的历史很悠久,在唐代是法定节日,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传统的四大祭祖节日,所以重阳又叫先人节。
依照惯例,九月9这一天的“踏秋”要全家倾巢出动,所有亲人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辟邪”。辟甚么邪呢?9为阳数之极,物极必反,亢龙有悔,若无阴数相辅,阳9就是灾数,而重九则为大凶,需要辟邪消灾。这是有典故因由的。
东汉时候有个术士叫费长房,很有些神通,神仙传里有这个人物。汝南有个叫桓景的人跟随他学道术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今年九月九这天你家当有灾祸,赶快叫全家人用紫色的香囊装上茱萸,绑在胳膊上,登高饮菊花酒,方可消弭这场灾祸。桓景依言而行,在九月9这天全家人去登山,直到夕阳西下才下山。回到家里一看,发现家中的鸡犬牛羊全都暴死了。从此,才留下了重阳节登高“避灾”,插茱萸“辟邪”,饮菊花酒除祸的风俗。
其实,阴历每一个月的月日相叠的那一天,都是挺重要的日子,例如,正月初一正(春节),二月2龙抬头,三月三“上巳节”,踏青节,男女在野外相会,表达爱意的日子。四月4清明,五月5端五,六月6,是天贶节;七月7鹊桥会,乞巧节;八月8,八仙节;九月9重阳。
在《周易》数理逻辑里,9为老阳,是阳数(单数)之极,物极必反,转而归零,数理又重新开始于1,叫做九九归一。
“陽”字,古写为昜,没有左面的耳刀旁,是太阳日的象形,上面是日,中间的1横是地平线,下面不是个勿字,而是空气受热后在地平线上面扰动的现象,庄子称为“野马”、“阳焰”。(《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加了耳刀旁以后的陽,就不代表太阳,而是指代山南水北之地,变成地理概念了。所谓的耳刀,如果还原回去,是阜字(阜成门的阜)即平顶的高坡。
看看阜是如何从甲骨文变成今天的耳刀的。
要造个土坡的象形不难,难在如何表现土坡的高度?画台阶啊,画多少层才能表示最高呢?固然是三层了,三即多嘛,因而甲骨文、金文、篆文的“阜”都是三层,今天的阜字只剩下两层,被后人简化了。
左侧的阜字代表山,右侧加上昜,就是《说文》“阳,高明也。”高,坡高;明,光照。山南曰阳,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段注引毛传语》)
阳的对面是陰,山北水南之地曰阴。为更好的采光取暖,先民在北半球筑屋,多在山南觅址,门朝南开,为了向阳。临水而居者,首选北岸,如此门窗才能向阳。
阴字,本无左面的耳刀,可以写成左云右今,或下云上今。从云今声,意为“云覆日”,云遮住阳光,山阜阴暗,其意与闇相通,故曰“阴暗影深难测谓之阴”。
“重”字的金文小篆体,从壬,中间的東字是声符,壬字读挺,是人在土上,有厚重之义,所以重字的意思是厚而不薄,做数量词用,表示物之复叠。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重阳,为《周易》64卦里面的乾卦(上乾下乾),为阳卦之首。先天八卦的结构是三爻,后天64卦的结构是六爻,八卦中的乾有三个阳爻,64卦的乾有六爻,分上下两卦,如果上下均为乾呢,就是重阳——乾卦,代表天、父、君,首(头),西北,马…….
再回到我们的重阳节,王维有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绝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为何九月9要登高插萸,我们知道了。但是插山茱萸还是吴茱萸呢?两者都是药材,山茱萸是补肾的,吴茱萸是杀虫祛邪的,有浓郁的气味和驱寒祛湿的药用价值,固然要用吴茱萸,俗语说“端午节的艾,重阳节的萸”。《名医别录》上载:”吴茱萸,九月九日采,阴干,陈久者良。”所以,重阳节插茱萸,插的是吴茱萸,以其浓郁的气味,避除恶气,祓除不祥。插在哪里呢?古人都是插在头上,或绑在胳膊上,暴露在外面其辟邪祛疾的作用才好,由于它的味道是在太浓郁了。
好了,我们今天的解字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下一次节目时间再会。
部份图文来自络,推送时因种种缘由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触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g
每一份
白癜风多少钱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