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224

发布时间:2024/3/18 14:06:32   点击数:

钟振振博士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

贺新郎·六用韵·叙谪仙为宫教兄寿

[宋]刘克庄

鹏赋年犹少。(初为大鹏遇希有鸟赋,后悔少作,改为大鹏赋。)晚飘蓬、夜郎秋浦,渔歌猿啸。(“猿啸风中断,渔歌月下闻”,见太白诗。)骏马名姬俱散去,参透南华微妙。敛万丈、光芒回照。妃子将军瞋个甚,老先生、拂袖金闺了。供玉齿,粲然笑。〇解骖赖有汾阳老。叹今人、布衣交薄,绨袍情少。黄祖斗筲何足算,鹦鹉才高命夭。与贺监、其归同道。脱下锦袍与呆底,谪仙人、白苎乌纱帽。(题太白像:“乌纱之巾白苎袍。”)邀素月,入杯釂。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宋宁宗嘉定二年(),以门荫入仕。理宗淳祐六年(),特赐同进士出身。他历事二朝,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屡经浮沉。在地方上曾任知县(县的长官)、州通判(州长的佐官,但有制衡、监察州长之权)、知州(州的长官)、知府(府的长官,府与州平行而地位略高)、路提举常平(主管一路之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及茶、盐专卖等,并监察本路官员,宋时之路略相当于今之省)、提点刑狱(主管一路之司法事务,并监察本路官员)、转运使(主管一路之财赋,并监察本路官员)等差遣。先后四次入朝任职,但时间都不长,多则两年,少仅数月。官至翰林侍读(职责是为皇帝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卒谥文定。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他一生爱国,关心民生疾苦,力主抗金,抗蒙古,对朝廷的妥协苟安深表不满,这在其文学创作中多有反映。他是南宋江湖派最杰出的诗人,又是南宋后期辛派词人群中成就较高的一位。今存词余首,有《后村诗余》《后村长短句》等不同名目版本。

“六用韵”,词人于理宗开庆元年()重阳日作《贺新郎》(忆昔俱年少)词,后来又用原韵五次自和,共计六首。本篇是最后一首。

“谪仙”,指李白。太子宾客贺知章初见李白,即为其风神才气所折服,称他为“谪仙人”(被贬谪下凡的仙人)。见李白《对酒忆贺监》诗自序。

“为宫教兄寿”,为寿,敬酒并祝其人长寿。宫教兄,谓同乡友人李丑父。丑父字艮翁,曾官诸王宫教授。见词人所撰《李艮翁礼部墓志铭》。宫教,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的简称,是皇家宫庭教官,负责教授除皇太子以外的其他皇子诸王。兄,对同辈的敬称,不论对方的年龄比自己大还是比自己小。《墓志铭》载丑父卒于度宗咸淳三年(),年七十四。据此推算,他生于光宗绍熙五年(),比词人还小八岁。

“鹏赋年犹少”,谓李白作《大鹏遇希有鸟赋》时,年纪还轻。按,李白此《赋》自序作于在江陵见司马承祯时。据今人考证,约为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到十四年间(—),当时李白才二十五六岁。

“希”,同“稀”。

“悔少作”,因年轻时的作品不成熟而感到懊悔。

“初为”三句,这是词人的自注(本篇括号内文字,皆为词人自注,下不一一),转述李白《大鹏赋》序文之意。李序略谓:往昔遇见道士司马承祯,说我有仙风道骨,可以同他一道神游八极(八方最远之地)之外,于是我便撰写了一篇《大鹏遇希有鸟赋》。中年时自悔少作,乃将它弃去。后来读晋人阮修《大鹏赞》,很瞧它不起,就凭记忆将自己的这篇赋写出来,保存在文集中,云云。按,李白此赋以大鹏自比,词气豪迈飘逸,后人评价甚高,并未因其为李白早年的作品而有所贬抑。

“晚飘蓬”,晚年漂泊四方。飘蓬,蓬草一干分数十枝,枝上又生细枝,密排细叶,蓬松如球。秋天枯萎后,由于受风面积大,容易被风从根部吹断或连根拔起,草球随风飞卷,飘落无定所,故古诗词中多喻指漂泊他乡的游子。

“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安史之乱”时,李白应聘入永王李璘幕府,参加讨伐安史叛军的军事行动。李璘因违反朝廷节制,被唐肃宗疑为图谋不轨,派兵攻灭。李白也受牵连获罪,流放夜郎。中途遇大赦,乃得以东归。事见新旧《唐书·李白传》。

“秋浦”,今安徽池州西。其地有秋浦水,李白曾游此地,并作有《秋浦歌》十七首。

按,李白流放夜郎,在肃宗乾元元年至二年间(—);而游秋浦,约在玄宗开元十三年()。此处为押韵而颠倒了两事的先后顺序。

“鹏赋”三句,谓李白年轻时才华横溢,壮志凌云,但晚年却得罪迁谪,流落江湖,听渔歌猿啸,不胜凄凉。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下闻”,二句见李白《过崔八丈水亭》诗。

“骏马名姬”,唐魏颢《李翰林集序》载,李白盛年时曾“骏马美妾”,遨游四方。

“参”,玄思冥想,探究宗教教义。

“南华”,唐玄宗天宝元年(),诏号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为《南华真经》。见《旧唐书·玄宗纪》《新唐书·艺文志》。

“微妙”,指理论的深奥玄妙之处。

“万丈光芒”,语本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骏马”三句,谓李白在经历了由显达变为困穷的生活道路大转折后,主导思想从儒家转入道家,参透了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哲学妙谛,于是将自己原先外射的才华之光收敛起来,返照自身。按,儒家思想以入世进取为特征,而道家思想则以出世恬退为特征。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往往是儒、道互补的,政治上得意时便倾向于儒家,政治上失意时便倾向于道家。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编辑/冯晓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xs/139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