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老人节日 >> 做一个有文化的吃货,宁德的冬至食俗你知多
宁德广电网络,开启大屏智慧新生活
冬至来了
今天18时44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都说国人爱吃,从二十四节气就可以窥见一二。从立春开始,夏至、立秋、立冬到冬至,似乎在每一个节气来临的时候,人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吃点什么。北方冬至吃饺子、混沌,南方人吃汤圆。在宁德,各县市又是怎么过冬至的?如今,家家户户还有像以往那样过吗?
吃汤圆、包饺子、酿酒
这些民俗你都知道吗?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在古代,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虽然,时至今日,冬至作为节日的重要性虽然大大降低,但各地在冬至时仍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汤圆、面线等习惯。一些地方还有祭祀、祭祖、扫墓等习俗。
在蕉城区,冬至与祭祀有关。宁德县志记录,“冬至日,以粉为米,为丸荐先,粘于门枨,取象圆以达阳气。”陈女士是个老宁德,在她小时候,父母在冬至前,会把粳米和糯米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送到米店磨成米浆,而后将米浆取回家,用工具将米浆里的水压干成团,而后自大团里取出小团,揉搓成团,放入热水中,辅以芹菜、虾姑等辅料,一碗热乎乎的汤圆就完成了。“如今,一般都是街上买现成的回家煮。”
在周宁,冬至各家各户做糯米、杀鸡、鸭设供答谢土地神,俗称做冬福。剩余的糯米做成饼状分送亲友。纯池、泗桥两乡镇则做汤圆。
在福安,过冬至主要是晚餐过后吃汤圆,汤圆在福安话里叫“车ǔ”。“汤圆”的“圆”意味着“团圆”“圆满”。
在霞浦,冬至日前夜,家人相聚搓汤圆,寓意“阖家团圆”;还用萝卜刨丝为馅,制成米饺,有甜有咸,当做节日早餐,并用以祭祖祭天,或赠送亲友。
在福鼎,早饭吃汤圆,馅料、做法与福安的大同小异。关于冬至吃汤圆,当地还有一说法:冬至当天吃一颗汤圆就代表长一岁。
在古田,汤圆又叫“米时籽”,古田传统冬至日所吃的“米时籽”,一般都是前一夜做好坯丸备用。冬至日晨起,只要把“米时籽”坯丸放到锅水中煮沸即熟,非常便捷。
在寿宁,冬至当天,“丸子”和生姜、板糖(姜、糖能祛寒开胃)加水一起煮成香、甜、粘、热的“甜丸子汤”。把它祭祖后,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门框之上,以祀“门丞户尉”,保一家平安。
在柘荣,吃“油剪”,柘荣人会在冬至的前一天备好糯米粉团,冬至当天吃“油剪”,柘荣的油剪像饺子一样的包法,但里面的馅料确是汤圆的馅,多为芝麻、花生、沙塘。
在冬至前后是柘荣人酿酒的最佳时机。
在屏南,农村各户均有庆祝,买猪肉备糍粑吃上一顿,俗叫“重阳无糍姑且过,冬至无糍羞见人。”该节令还是农户酿家用米酒之时,因为利用冬至节气的河水和气候,酿出的酒最香最甜最醇,还可以长期保存。
冬至为什么要吃汤圆
冬至为什么要吃汤圆呢?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
(来源:宁德晚报)
分享是种美德,更是一种快乐
赶紧把这些新鲜资讯分享给小伙伴吧
贵阳白癜风治疗中心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