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

发布时间:2021-1-23 17:20:45   点击数: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登高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起源

重阳节,不仅仅是老年人的节日,也是年轻人与父母,长辈一起欢庆,尊老敬老的日子。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九九——久久,系长寿之意。故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饮酒,妇女配带茱萸袋的风俗。相传东汉时代,汝南人桓景追随费长房学道术,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当有大灾厄,务必缝制绛色(深红色)布袋内盛茱萸系于臂上,并登山饮用菊花酒,此祸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猪羊皆死。费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故自东汉起,民间每逢此日必登高饮用菊花酒,以消除灾厄。“登高”,一般是登山、登高塔因“糕”与“高”谐音。

重阳佳节,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人们都有当地的一些风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就制作米粉糕点,借以示登高(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重阳糕上插的一小红纸旗代表茱萸。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人们大多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赏菊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菊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据说古时重阳节所饮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重阳节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老人们在这一天往往在家人的陪同下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重阳节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供稿/李慧盈

编辑/赵欣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hd/110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