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活动 >> 当我们谈重阳节时我们谈些什么
说起重阳,小编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便是王维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查阅重阳节的来历可知,《易经》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叫重阳,也称重九。因与九九同音,也有长久长寿之意,近年来,又被称为“老人节”,所以今天不妨给家里的长辈打个电话,祝他们节日快乐吧!
那么现在,请跟随小编的步伐来看看这有着两千多年古老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应当如何度过吧!
登高
登高源于古人对山神的崇拜,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
如果你想出门散个心,“九九重阳,登高望远”是个不错的契机,趁着今年还有最后几天秋高气爽的日子,租几辆自行车,约上三五好友,花30元门票钱(早上7点之前,或者晚上8点之后上山,不收费),登中华养生文化第一山——彭祖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辞青”(登高)。还可以学习古人在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辟邪求吉。累了,选块漂亮草坪,铺张漂亮格子布野餐,岂不美哉?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要是遇上今天满课的童鞋,不如就登上4~5教学楼之间的大阶梯,遥看远处的青山,权当是应应景吧!
赏菊
菊花颜色众多,除蓝色没有以外,其余颜色几乎都有,更是有一朵两色的情况存在
农历九月是菊月,菊又是重阳的代表之物,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正确地伪装成一名赏菊达人,重阳小聚时在小(男)伙(女)伴(神)面前露一手呢?小编给你支几招:首先,面对眼前五颜六色的各式菊花,应当适时地吟咏出诸如“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等诗句用以吸引其注意;
当小(男)伙(女)伴(神)向你请教具体某朵花的学名时,默背一遍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所写的这段话对你会有帮助:“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陶公曾作诗“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日来”表现重阳日携知己赏菊的意趣
此外,还应提前准备一则陶公爱菊成癖的段子以防冷场,以上几招和一位靠谱的捧场王配合运用效果更佳,剩下的嘛……小编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啖蟹
“形模虽入妇人笑,风味可解壮士颜”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年九、十月正是螃蟹风华正茂、脂满膏肥之时,其中尤以重阳时节捕获的阳澄湖、太湖大闸蟹为上品。在这道风味胜过颜值的食材面前,如何优雅地吃,成为了一个难题。
小编教你一招,就算不用老祖宗的“蟹八件”,也能优雅地吃蟹:
首先将蟹掩(肚脐那块分辨公蟹母蟹的部位)去掉,顺势揭开蟹盖。先吃蟹盖部分,用小勺把中间的蟹胃部分舀出,轻轻将外面包裹着的蟹黄吮干净;吃完蟹盖再吃蟹身,中间那个六角形的东西是蟹心,要丢弃。用小勺点醋淋在蟹身上,然后把蟹身上的蟹黄蟹膏吃干净;再把蟹身掰成两半,此时可见成丝状的蟹肉,只要顺着蟹脚来撕,就可以将蟹肉拆出。最后再掰下蟹钳蟹腿,蘸醋享用。
包含锤、镦、钳、铲、匙、叉、刮、针的“蟹八件”让吃蟹成了一件文雅而潇洒的饮食享受
如若重阳节不打算出门,可以学学大观园里几姊妹在家吟诗啖蟹,指不定也能像宝姐姐那样作出一首“食蟹的绝唱”!
食糕
因为“糕”与“高”谐音,所以重阳登高、吃糕有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
“织工一饮登高酒,蒸出枣糕满店香”,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你造吗?
清朝吃货袁枚曾在《随园食单》中写道:“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若你也想亲自尝试制作,不防试试下面这个食谱:
原料:鸡蛋、白砂糖、自发粉、牛奶、红枣以及适量花生油
制作方法:1、取三个鸡蛋与糖和牛奶一起打至起泡;
2、慢慢加入自发粉,轻轻搅拌均匀至糊状;
3、静置三十分钟,同时取锅烧水,当水开后,将糊浆倒入膏盆,在上面加上几粒红枣,再放到锅中蒸二十到三十分钟即可。
听说重阳佳节,醪糟和重阳糕更配哦!
四川民间重阳前后,还有以糯米蒸酒,制醪糟的习俗,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敬老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近年来,重阳节多了一层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新含义,不过各地“突击敬老”、“老人一天被洗多次脚”的新闻年年都有,小编认为与其选择在重阳节这天去敬老院“扎堆”,不如选择加入学校青协、恒爱等志愿者组织,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佳节又重阳,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你是否还有未能说出口的祝福?你对重阳节又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评论告诉小编哦!
图片源于网络
小编|顾言
责编丨燕儿石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