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活动 >> 兰西文化黄崖子关东风情民俗馆
黄崖子东北民俗旅游文化村坐落在美丽的呼兰河西岸,地处拉哈岗上,距哈尔滨市64公里,距兰西县城5公里,是国家“AA”级景区,被誉为“龙江个最值得去的地方”,土地面积亩。呼兰河从东南方向流经这里,历史上由于河水经常泛滥,拉哈岗受到河水一次次的冲刷后,内部的黄土便逐渐露出来,形成一处处陡峭的黄土悬崖,故称“黄崖子”这里田园秀美,民风质朴,东北民俗旅游文化村便是在这个屯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该屯从道光11年即年,山东登州人乔恒章一家,因不堪忍受饥饿,为了生存毅然闯关东,在这里立灶开荒到现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代闯关东人的辛苦劳作,繁衍生息,过去的大片荒已变成了米粮田,原来的荒山秃岭也披上了绿装,村内不但建有目前省内小有名气的东北民俗文化陈列馆,还有反映闯关东人全盛时期情景的乔家大院,以及再现东北民俗、民风、生活百态的民俗文化景观大道,村东山坡遍布很多的果园和池塘,采摘园和农家乐项目开展红火。黄崖子东北民俗文化陈列馆占地平方米,有九个展室,展品达件。
第一展室:俗语风俗展室,介绍的是兰西的由来及历史。主要展示,东北民俗方言俗语,以及民间流传的歇后语,俏皮嗑,看似诙谐幽默的文字和解说,确展示出东北的民俗文化。
第二展室:民俗风俗展室,展示的早起东北农村的着装打扮。狗皮帽子、大褂子、甩裆裤、靰鞡鞋等具有浓郁东北特色衣装。
第三展室:生产风俗展室,重点介绍的是节气与农事活动、农业谚语,气象谚语以及土地的改革过程。
第四展室:婚俗风俗展室,介绍从订婚、过礼、迎娶、闹洞房、生子的过程,以及开脸、回门、离娘肉等风俗习惯。相信看到土坯房、南北炕会把您的思绪带回那个久远的年代。老榆树和土地庙是黄崖子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黄崖子屯历史的象征,在当地老百姓生活中占有很重的分量,百姓家有红白喜事、许愿祈祷都会到这里来。
第五展室:是文革风俗展室,再现的是文革时期黄崖子屯发生的事情,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甚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强的渗透,相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会再一次感受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第六展室:民俗百态人物展室,该展室由五谷杂粮画、根拼画、风俗画、剪纸、沙画、泥塑等作品,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旧时农村的百态人物。
第七展室:节日风俗展室,该展室介绍东北农村传统节日期间的一些风俗习惯。展示了过年贴的福字、挂钱、门神、对联,和供奉的族谱、福禄寿星等,以及端午节、重阳节、七夕等节日由来介绍和节日风俗习惯。
第八展室:儿童游戏展室,该展室在农村儿童近百种游戏中精心选择了28个游戏项目,并用88个儿童表现出来。
第九展室:东北“胡子”展室,介绍解放前期,在兰西周边活动的绺子生活,展示了接头暗语(黑话)、内部职位排行以及绺子的行规等。
乔家大院是以闯关东落脚黄崖子最早的乔恒章一家为生活原型,根据电视剧《闯关东》中的部分故事情节,经过艺术加工,建造起来的一处反映早期大户人家生产生活场景的大院,大院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打开书有“农耕世业、勤俭家风”八个大字的大门,依次可见从事日常经营收支的账房、少东家和少奶奶住的新房、老地主和地主婆娘住的堂屋、长工生活起居所在的西厢房、地主家的酒房、听戏说书的东厢房、厨房和院内贮存谷物的大粮囤子。大院屋顶都采用苫房草,按传统方法苫制而成。大院整体建筑错落有致,独具东北早期农村建筑风格,不仅是难得一见的关东民俗文化景观,更是一处集观光、休闲、餐饮和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景点。在这里游客可切身感受过去地主人家的生活环境。年8月,黑龙江省电视台,央视《欢乐中国行》节目组先后来到民俗村的“乔家大院”现场录制节目。
兰西微社区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hd/12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