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活动 >> 重阳节俗起源于汉代
九月初九之所以叫“重阳”,最早见于《易经》中记载:“以阳爻为九”,而九是阳数中最大的,两九相重为“重九”;九月初九是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叫“重阳”屈原有《远游》诗中“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重阳节风俗
九月正值黄金季节,丰收之时,人们置身高处,极目远眺,将绮丽风光尽收眼底,不禁心旷神怡,豪情满怀因此,重阳登高,对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增强体质,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中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酒,谓登高会,又名茱萸会”《齐人月令》中也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关于重阳节的诗句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可见自古至今,人们对重阳登高和放风筝这些风俗都是非常喜爱的
重阳节俗起源于汉代传说河南的汝河中有瘟魔散布瘟疫,使两岸死了不少人某日,费长房通知他说:“九月九日,汝河瘟魔又将作殃祸民,你可携此急速下山,带领众人登高避祸”说着,又交给他一包茱萸子、一壶菊花酒,让他分发给众人分别佩戴和饮用桓景遵师嘱一一照办,并持青龙剑将瘟魔刺死;众人遂得以平安逃过劫难此后,每逢九月初九这天,人们纷纷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插茱萸庆贺,形成了重阳节的风俗在汉代,人们在重阳日饮菊花酒祓除不祥,谓之“秋祓”晋代,在重阳日观赏菊花,称为“菊节”或“金节”南北朝时,到郊外“籍野饮宴”(即:重阳节的故事野餐),因不便带饭,故带蒸糕食之,后称“重阳糕”长期相沿成习,形成重阳节
治白癜风最佳医院选择治疗白癜风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