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活动 >> 老话说冷不冷,就看九月,九月预测冬天
文/茶人小谈
01在农村有很多关于天气的俗语,用它们来预测接下来的天气,从而保证自己能够五谷丰登。那这些俗语有道理吗?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经常听家里的老人讲:“冷不冷,就看九月”,他们讲,九月的天气直接可以预测冬天的冷暖,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如何口口相传的呢?这些俗语,都是基于农耕时代来讲的,当时种庄稼的话,就是看二十四节气,或者是一些传统的节日,根据这一天的天气情况,来推断出整个冬天是冷冬还是暖冬。
冷不冷,就看九月,意思也非常的简单,说的是今年冬季,是寒冬还是冷冬,就看农历的九月,这是因为九月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时间,一个是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其次就是农历的九月十三,按照这个日子的天气情况,就可以很好的预测冬天的冷暖了。
02人们预测冬天是否寒冷,其本质也非常的清楚,那就是判断庄稼今年长势是否比较好,因为庄稼需要风调雨顺,才能长得特别好,而如果天气过于寒冷,庄稼容易出现冻伤,那么我们就推断出这是一个冷冬,如果庄稼旱死,那么势必就会出现一个暖冬。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秋收秋种的关键时候,这个时候如果干旱是比较麻烦的,所以有句谚语叫:“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九月初九天气没有下雨的话,就是九月十三,如果九月十三还没有雨,那么就很有可能一整个冬天都会出现干旱。
当你种过庄稼的话,就会明白,重阳节的时候,青菜萝卜都早已经播种下去了,这个时候还没有雨的话,蔬菜就长不起来,如果到了九月十三,还没有雨,基本上就没法种菜了,会出现很严重的干旱,那么这个冬天肯定也是暖冬。
03重阳节前后有没有下雨,会直接影响到冬季的天气情况。
关于重阳节预测冬季冷暖有很多的说法,比如“重阳晴,一冬凌,重阳阴,一冬温”,这些其实都是围绕农业生产来说的,九月本身进入了秋季,而且寒潮此时也会来到,恰巧,农作物在发芽和生长的过程中都需要不少的水分,所以此时有雨才算得上好天气。
如果农作物因为雨水不足而推迟播种,也不利于它们的发芽和生长。今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我们当地是下了小雨,而且在九月十三,还会迎来中雨,这就代表着冬天,将会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天气,并不会出现干冬。
04今年冬天的天气,按照“十三无雨一冬干”的说法,反之则会冬季下雨,也就是说可能会迎来湿冷的天气,温度并不会很高。
这些都是按照庄稼的生长情况,以前长时间的经验总结而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不过如今天气预报已经非常科学了,这些谚语俗语也就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了。
—Theend—
原创/茶人小谈
从传统文化中,学习新的知识,欢迎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