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汉中叶以后的道家阴阳观

发布时间:2015-6-4 0:45:58   点击数:

中国特有风俗

2012年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台湾特有风俗

韩国特有风俗

(5)吃烧乳猪

(1)拜红龟粿

(1)登高旅游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3)祭菊

(3)射箭

(2)赏菊并饮菊花酒

(4)放风筝

(1)吃花煎、花菜

(1)香港会在这天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捐躯军人(原重光纪念日仪式)

民间习俗

(5)吃重阳糕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道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重阳节所喝的酒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1)祭九皇大帝、哪吒三太子

(4)放风筝

(3)佩茱萸

(2)吃栗子饭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日本特有风俗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重阳节突击敬老0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1)吃茄子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7)敬老活动

(3)放风筝

(2)玩花煎游戏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香港特有风俗

(6)踏青

重阳2014重阳节几月几日节,中国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8)祭祖

大陆特有风俗

(2)吃重阳糕

起源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传说


什么治白癜风
头部白癜风怎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hd/1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