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文化丨毛泽东诗词中的秋,令人神清气爽

发布时间:2016-11-23 10:45:46   点击数:

与写春、夏相比较,毛泽东诗词中写秋的佳句更加层出不穷,且令人印象深刻。譬如: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李可染作

还有下面这两首也是脍炙人口之作: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雄关漫道·苍山如海》李可染作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傅抱石作

  毛泽东写秋景的诗词中,还有二首诗词是绕不过去的,一首是《采桑子·重阳》;一首是《清平乐·六盘山》,前者抒胸臆,后者寄情怀。

  《采桑子·重阳》,是毛泽东写秋景的脍炙人口的佳作,脱尽古人悲秋窠臼。

  年6月,红四军召开第七次党代会,会上由于领导者的意见不一致,关于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和建军的原则,未能得到正确的解决,毛泽东也未能继续当选前敌委员会书记一职,和贺子珍离开部队到闽西指导地方工作和调研土地革命运动。这期间他险遭疟疾亡命,又逢重阳节。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写下这首词。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词意图傅抱石作

  

当年12月,红四军召开第九次党代会,毛泽东重新恢复前敌委员会书记职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古田会议”。这首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年5月号,总题为《词六首》。原先上下阕是相反的,发表时毛泽东把它修改调整为现在的顺序。同时将原“但见黄花不用伤”改为“战地黄花分外香”,这一更改凸现了毛泽东对革命事业的自信和乐观的情怀。

▲《战地黄花分外香》吴作人作

  《清平乐·六盘山》写于年的一个秋日,毛泽东率领的红军长征队伍一鼓作气登上六盘山,再越过一道山卡之后,前面不远处就是陕北根据地了。毛泽东心情十分高兴,转身招呼同志们说:“大家休息一会儿。”他习惯性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摘下帽子,伸开双腿,一边歇息,一边眺望远方,高兴地说:“这里真是个好地方,以后可以好好地写一写,你们看,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好啊……”

  说过此话不久,红军即翻过六盘山峰,粉碎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追剿”,胜利到达陕北。毛泽东在瓦窑堡,回顾这段坎坷征途,瞻望革命前景,诗兴勃郁,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六盘山》傅抱石作

  全词意境高远,兴于秋景,终于意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雄浑豪放。

  年10月8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此词的手稿时,编者在按语中写道:

  词中充满着乐观主义情绪、远大的预见和坚强的自信。它是战斗前进的胜利鼓吹曲,是振奋人心、激扬斗志的宣言书。读了它,一种无坚不摧、奋发有为的意志不禁油然而生……苍龙早已被我们缚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早已被我们推翻。但是,对于崇高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来说,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我们前面,还有一层一层的六盘山等待着我们去攀登,还有大大小小的困难需要我们去征服。

  确实,重温毛泽东写秋景的诗词,让人神清气爽,更给人以鼓舞。“萧瑟秋风今又是”,我们如今正在走新的长征路上,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湖湘君综合自:光明日报、诗词世界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怎样防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hd/23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