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活动 >> 当时毛泽东甫在闽西红四军大会遭批判
十月十七日,福州市组织千名老年人登于山,喜迎即将到来的重阳节
又到“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的九九重阳节我国传统节日多与人文精神有关,重阳节更是如此“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生动演绎了重阳日作者“倍思亲”的骨肉深情,其所以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盖因寄托了深深的人文关怀矣!
刘禹锡的《九日登高》诗则曰:“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露深年年山高处,未有不伤心”,此时刘禹锡虽遭贬谪,却在登高中流露出舍身报国、耿介高洁的气节边塞诗人岑参在戎马中仍不忘重阳登高,其《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曰:“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重阳节喝菊花酒”身处战地,却想到菊花盛开的长安故园,厌战思家之情跃然纸上,洋溢着诗人向往和平的人文精神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刘长卿为重阳节写下《九日登李明府北楼》:“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将重阳登高望远、饱览壮丽山河的情致写得何等可爱,赞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斗转星移,重阳节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正式将重阳日定为老人节,重阳的人文精神得到升华近年来各地重阳节登高、咏诗、敬老活动红红火火,各种重阳文化节、敬老活动周、九九诗歌节屡见报端,充分体现社会各界对老一辈的人文关怀,尊老爱老助老蔚然成风,“老有所学、重阳节习俗喝什么酒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生活方式正成为老年朋友的共识它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也令重阳节变得更加温馨!(摘自香港《文汇报》;马承钧/有删节)
重阳诗里的人文关怀
读李清照《醉花荫》:“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代才女借酒消愁的相思之情令人心碎戏曲家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唱道“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一位风流才子的离愁别恨掩卷可见,那是对人文关怀的期盼啊!
2007年10月17日 15:11
诗圣杜甫不啻有“旧日重阳日,传杯更放怀”的绝唱,晚年老杜疾病缠身,但重阳登高的兴致依旧,他在《九月》中吟重阳节敬老活动方案道:“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可见重阳节在古人心中地位之重
诗言志与讲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人文精神的缩影,重阳节的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在历代文人的登高吟咏中陶渊明重阳赏菊时咏出“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的即兴诗,个中弥漫着浓浓的人情味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二十六岁那年在重阳节滕王阁聚会中写下名篇《滕王阁序》,其中“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句,充满敬老、爱老之意,是对老年人最大的鼓励和祝福王勃的《蜀中九日》也不乏人文关怀:“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诗仙李白年轻时有“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重阳节的诗句两重阳”的佳构,五十八岁那年重阳节他还登临巫山之巅,写下“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的诗句,这种不服老的境界多么令人钦佩!
相比而言,现代人由于经济社会和思想观念的巨变,重阳节情怀与古人大相径庭了1929年10月毛泽东作《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份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当时毛泽东甫在闽西红四军大会遭批判,被罢免前敌委员会书记职务,“下放”到上杭,还差点死于疟疾当年年末在周恩来斡旋下,大病初愈的毛才恢复职务这首写于重阳节的“病中吟”,却看不出丝毫悲观情绪,通篇是革命家的豁达胸襟!
农历九月,正是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的收获时节九是汉语中最大的阳数,九月重阳节的来历50字九日为“双九”、“重九”,亦即“重阳”自汉代起,民间逐渐形成重阳日饮菊酒、吃花糕、插茱萸和登高祈福的习俗,也人为地担当起尊老敬老的光荣使命,重阳节遂演变成思念亲人、孝敬长辈的日子今年十月十九日是农历九九重阳节,也是福建省第十七个老年节,福州市将慰问百岁老人和特困老人,向每位百岁老人发一千四百元长寿补贴,向每户特困老人发三百元慰问金中新社发 王东明 摄
北宋文坛有一段关于重阳诗的佳话:江西文人谢逸重阳节前夕致函友人潘大临,询问近作潘回信云“秋来景象处处是佳句,晨闻风雨声,提笔云‘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兴,止此一句奉寄”谢逸读罢大喜,即借潘诗为首句,一气续成《九日赤壁怀故人》:“满城风雨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句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既描绘重阳之深秋意境,又倾吐对友人的节日思念,情景交融志趣盎然,堪称以诗会友的范例
1931年重阳,住在北京的大画家齐白石被人相约登西山,时东北沦陷,白石哪有闲情赏景?便就近登上宣武门,一时动情脱口咏出“莫道天塌无人撑,犹峙西山在眼前”之句,挥洒对国家民族的坚定信念流落宝岛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生前年年重阳都要登阳明山遥望大陆,其怀乡诗与余光中的《乡愁》一样广为流传近年台湾同胞思乡之作屡屡见报,记得一首《重阳寄情》有“中秋虽好情难道,重九登高恨别离”句,读来令人动容!
白癜风怎么医治点状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