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舌尖邂逅古侗寨撬开心径的隐秘通道只有在这

发布时间:2019-1-31 17:57:19   点击数:
舌尖邂逅古侗寨

文/王雯娟

远在外地的浪子,妈妈亲手烧的一碗面,往往最落胃,蓦然想起,勾动乡愁。

走过许多地方,看过很多地方的云,喝过很多地方的酒,流转舌尖的滋味,最是销魂。

美食之于旅行,如同香水之于美人,那抹纠缠于舌尖、鼻翼的撩人滋味,就像美人身上幽香深邃的香水一般,勾魂动魄,萦绕心底,情不自禁地一次次赴约而来。

如果说有些地方适合艳遇,那么位于湘西南小城的芋头古侗寨,则适合在时光中慢慢品咂,如同令人一见钟情、渴望终身厮守的姑娘,每次前往总会有新鲜的发现,发现她更多一点美,发现她更多一点好,比之为书的话,她就像厚厚的辞海,令人一辈子都检阅不完。

在晴好的初冬时节,再次见到它古朴的寨门、蜿蜒曲折的廻龙廊桥、精雕细琢的鼓楼建筑、侗家阿哥阿妹淳朴的笑脸,是非常美好的事情,而对于“贴膘”的时节,深入体味一番侗族特色的饮食,更是打开了一条通往这个山水襁褓中的侗寨村落隐秘通道。

◆◆◆

嗜酸奇俗

走进侗民家中,几乎每户家中都摆设有一些封了口的坛坛罐罐,少的有三四只,多的达八九个,密闭的封口边缘,似乎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和当地人交流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他们的腌制坛子,里面盛满了侗族特色腌制的酸制品,有客人来,便揭开封口,随时取用食材出来。

等到吃饭时,我便见识到了村民口中提到的酸鱼酸肉,菜肴之上照例洒满了红椒,一筷子下去,却似乎遇到了坚硬的障碍,翻检出来一看是未去除的鱼鳞,再夹一箸入口,肉脆味酸,余味有甘甜。经主人介绍,餐桌上另有酸肉、酸菜等菜色,再回想起室内那坛坛罐罐的酸制品,这下不由得令我惊诧了,如此嗜酸的民族非常罕见。

日常喜食酸品的侗民,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他们自己则称:“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劳蹿。”而在侗家菜中,带酸味的占半数以上,故有了“无菜不腌、无菜不酸”的说法。

除了由生鱼腌制的酸鱼,酸肉也是其中非常常见的酸品,可以用猪肉、鸭肉、牛肉、牛排等制作。酸鱼酸肉一般以冬季制作为佳,传承祖先留传下来的手艺,有一整套的腌制手法,瓜菜之中,黄瓜、冬瓜、萝卜等大部分都可以腌制,对于居住深山之中的侗民来说,腌制成酸品不仅易于保存,两三年不腐,它独特的酸、辣、甜的口感,肉鲜味美,十分开胃。

◆◆◆

苦酒不苦先干一大碗

侗族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民族,这点可在当地酒文化中可见一斑。古寨留下来的习俗,若要进得村寨来,必先满饮拦门酒。多才多艺的侗族阿哥吹起芦笙来,美丽的侗族阿妹唱着劝酒歌,一碗碗清冽甘甜的米酒不知不觉就滑落进肚了,客人咂吧一下嘴角,留恋着那抹余香。

虽然僻处深山,但智慧的侗民们,不仅在建筑、艺术、歌舞上颇有成就,在饮食方面,他们爱喝酒,最喜欢喝自家酿制的米酒。在制作工艺上,侗族米酒并无特别之处,胜在山泉清澈甘冽,是不可多得的酿酒之水,制成后饮用时冲上清凉的井水或泉水饮用,消疲劳,解干渴。

秋冬季节来这里,就更加有口福了,侗民们用糯米甜酒酿成的“重阳酒”,可以开封尝鲜了。在农历九月,他们用新糯米酿成“甜酒酿”,密封于坛内,置火塘边慢慢温烤,或埋在肥堆里,让其发酵,一般在有客人来或春节时取出来饮用。倾倒出一碗来,只见酒液粘结成丝,情不自禁地送到唇边,味甜过蜜,醇香异常,一碗喝光又倒上一碗,美酒当前真是想不醉都难。

◆◆◆

打油茶食不离糯

当满满一碗漂浮着五彩米粒、花生米、糍粑、葱叶等的海碗和一只筷子递到我面前时,我有点懵,寻思还不到吃饭的饭点,主人解释才知道,客人一进屋,必先端上一碗油茶招待,而芋头侗寨吃油茶,只能用一只筷子。

侗家人好吃油茶,有“一日三餐早是茶”的传统习惯,他们相信这种类似菜肴的油茶,可以充饥健身、祛邪去湿、开胃生津,还能预防感冒,油茶也因此成为了好客侗民的待客必备。

打油茶一般分选茶、配料、煮茶、备茶等四道程序,侗寨家家户户都有一手打油茶的好手艺,每个流程中都非常讲究,茶叶是刚从茶树上采下的幼嫩新梢,或者经专门烘炒的末茶,配料多达七八种,将这些配料先行炒熟,取出备用,再将茶叶进行油炒和煮制,捞出茶渣之后,趁热倒入备有配料的碗中供客人吃茶。

而吃油茶一词,在侗寨还有着特殊的含义,倘有媒人进得姑娘家门,说是“某某家让我来你家向姑娘讨碗油茶吃”,这便是求亲的意思了。主食以大米为主的侗民,还有特色的侗粑、甜藤粑粑等特色糯米制品,植物与糯米调和出独特的口感。

◆◆◆

合拢盛筵欢腾的宴席

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腌酸菜最可口,叶子烟最提神,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而最欢腾最能代表侗族饮食文化的宴席,自然是合拢宴,这是芋头侗寨集体接待客人的最高规格。

村寨举办的合拢宴酒,一般在团寨的鼓楼或团寨里较宽敞的公坪中摆设,家族举办的则一般在比较宽敞的农户走廊里进行。酒席的摆设称为“拉长桌”,村民们从各自家中搬来方桌、条凳,十张、八张方桌连在一起摆成一条长线,有的用长宽木板一块连一块地摆设,远远望去,犹如红漆的长龙蜿蜒,而合拢宴酒的酒、饭、菜,都是村寨或家族各家各户把自家最好的米酒或苦酒,最好的糯米饭、最好的腊肉、腌肉、腌鱼、酸菜或小炒,用竹篮或箩筐挑来,凑到一块共同摆成的,又可以称之为百家酒、百家饭、百家菜。酒席间,美丽的侗族阿妹会挨桌为来宾斟酒、敬酒、唱敬酒歌,鬓发间闪闪发光的银饰和亮丽的刺绣服饰,在席间成为流动的光芒。

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侗民们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俗和饮食文化,无酸不成宴,无酒不开席,糯食、酸食、油茶及酒食文化,已成为其中最销魂的独特美味,勾留着过客们的脚步。

◆◆◆

《风景名胜》征订时间

感谢一路有你的陪伴

《风景名胜》年征订全面开启,

现在征订还有好礼相送~

扫描下方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贵州百灵康妇灵胶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hd/91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