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节前的那个周末

发布时间:2016-3-12 4:35:42   点击数:

网友:替老人说句:别只在重阳节回来看我!

【事件】

【观点】

市民政局老龄办主任李钰珍认为:“并不是一定要到重阳节才去陪老人,应该把每天都当成重阳节,把每个月都当成敬老月”她还提到:“陪老人不仅仅是形式,更应该注重内容”

这道被称为“史上最心酸的计算题”常常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个案:面对生命笃定进入倒计时或处在弥留之际的父母,年轻人在病床前方才追悔莫及,嗟叹陪伴父母的时间少之又少

栏目主持/周睿鸣@雷蒙德德在莞城#敬老的方式#围观指数:

网友:想想看,突击式献爱心你自己能接受吗?如果不能就不要去做,想办法改改

总之,年轻人要设身处地地为老人着想在这一前提下,时间、地点、形式与物质馈赠都不会是关爱的核心——就看你能不能把重阳节节是几月几日老人放在心上

如果年轻人想要直达老人的内心深处,就必然要重新了解:老人在想什么?什么是老人希望看到与得到的?我们又该通过何种形式,实实在在地达到上述目标?一种可能的答案是:老人并不是从年轻人的礼物与在场中品尝幸福——一声问候,随时开怀,随处解忧,倒是更能成为破解良方

网友:谁都会老,送礼、探望只是一种形式,承载的感情不能丢,否则就成了作秀

悲情时刻,又有谁会认为自己“工作太忙,抽不开身”?所以,借口只是让自己变得冠冕堂皇——时间分配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缘何工作天生享有至高无上的优先级,又从不会受到质疑与挑战?

上周二适逢农历九月初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早前一天,记者在南城第一国际附近展开随机采访,过重阳节的来历20字半受访者表示:无法回家陪父母过重阳节,其中以父母在老家的新莞人为主,理由多为“工作太忙,抽不开身”

【声音】

因此,我非常赞同李钰珍的观点:一是应把每天都当成重阳节;二是在陪伴老人时,应当注意内容在这个基础上,我想加上一点——换位思考具体地说,这一思路并不是要求年轻人绞尽脑汁,琢磨给老人带什么礼物、送什么佳品,它的核心在于:假使我今天就迈进迟暮之年,我希望得到什么?

不少媒体曾转载过这样一笔账:假如父母再活30年,年轻人平均每年回家1次,那么只剩30来次了每次5天,抛去和朋友聚会、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一年中真正能陪父母的时间大概只有24小时,30年总共不及720小时,差不多一个月

微言天下

即便是跟儿女们一起过了重阳节,老人们重阳节人们喝什么酒也并不一定能从中品到幸福的滋味节前的那个周末,家住莞城的75岁老人张建勋的儿女回到了家然而他们到了之后就围成一桌打起了麻将饭桌上,儿女们各自聊着自己的工作,酒足饭饱之后,儿女们有的说和朋友有约,有的说要加班,纷纷走了张建勋和老伴叹气:“又和上回‘十一’一样!”

我想,这就是网友口诛笔伐的形式主义难道,只有在重阳节这天被志愿者洗过的脚才能给老人传递幸福与关爱?

原标题:敬老岂止在重阳?

结果之二则是,我们应当学着进入老人的精神世界无论年轻人与老人的空间距离有多远,从独立生活开始,前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与形成就或多或少地离开了后者曾铺就的轨道,走出一条新路

这换位思考的结果之一便是,我们不想听到所谓重阳节手抄报模板“工作太忙,抽不开身”的借口

谈到重阳节,我要跟大家分享另外一则发生在东莞以外的新闻:说的是重阳节当天,走进合肥市某老年公寓的志愿者数量发生了井喷,有老人在一波又一波志愿者“爱的奉献”之后竟被洗脚7次这让人有些忍俊不禁,却又哭笑不得
白癜风反复发作怎么办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qy/7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