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起源 >> 日语学习重阳节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汉族传统节日。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
重阳节有很多别称,如重九节、晒秋节、“踏秋”等,到底重阳节又称什么节呢?
1、重九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节。
2、踏秋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相对应。依据传统,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现代社会,很多传统在变化,但是重阳登高依然盛行。
3、女儿节
重阳节又名“女儿节”,若有女子新出嫁,娘家必赠送重阳旗与时鲜盒,称为送“重阳节盒”。据晋代搜神记记载,丁氏女遭恶婆婆虐待,永无休息之日,不堪忍受折磨,于九月九悬梁自尽,死后冤魂不散,托告世人,劝人家善待媳妇,请于重阳节让她们休息。于是人们为丁氏女立祠祭祀。后来每逢重阳节,父母都要把出嫁的女儿接回来团聚,称之为过女儿节,实质上也是让妇女休息之意。
4、登高节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5、菊花节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6、茱萸节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7、老人节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故而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说。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些地方把农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我国政府在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8、老年节
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在一海相邻的日本,也有一个类似咱们“重阳节”的日子,那就是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一的“敬老日”。
“敬老日”旨在向为社会长期做出贡献的老人表达敬意,并祝福他们长寿。每逢“敬老日”,走在日本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一些张贴的横幅,祝福老人节日快乐的标语。而且各地还举行集会庆祝或者为老人体检、整理修缮房屋、敬赠纪念品、组织慰问,向老年人表达敬爱之意。
说起日本的敬老日,是二战之后日本政府为鼓励尊老而规定的,但从民族感情方面来说,却可以追溯很远。相传日本以前有一个叫宫崎的小国,不尊重老人,人一过六十岁就要被送到山上去“天葬”。有一家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祖父到了60岁,孙子不忍心送他去“天葬”,就将他藏在小阁楼里。后来邻国来犯,拿出两只海虾要国王分辨雌雄,分辨正确即可退兵,而分辨错误便要踏平该国。正当举国上下无人能分辨时,那个男孩却帮忙解决了难题,智退了敌兵。而国王知道是他祖父所教之后深受震动,便下令不仅取消天葬陋俗,而且要尊重老人,日本的敬老日便由此而来。其实,无论节日的由来到底是什么,都表达了人们对老年人的尊敬和孝敬。希望这种“尊老,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能够世世代代传扬下去。(文章转自网络)
因为《易经》中把6定为阴数,9定为阳数,9月9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日语叫做「重陽(ちょうよう)」,因此这一天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一节日在平安时代传入日本,每逢9月9日会在宫中举行赏菊宴。
菊花节栗子节
而在阴历上这一天因为正好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因而也被称作菊花节。由于在中国古代,菊花又叫做“翁草”、“千代见草”,被认为有驱除邪气、保佑长命百岁的功效。受中国影响,日本有在8日晚上将棉布放在菊花上,待9日被露水打湿后用来擦拭身体,祈求长寿的习俗。同时,由于正值收获季节,民间也将这天称为“栗子节”,会吃栗子饭庆祝。
喝菊酒插茱萸
进入平安时代后,由于受到中国思想的影响,日本开始在重阳这天饮用浸泡有菊花的“菊酒”,并且插茱萸、举办菊花宴用来驱除邪气,此外还会举办和菊花有关的咏歌会或是竞赛、鉴赏活动。
九月九对于喜爱花道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在一些日本特定节日,人们会选择一种代表该季节的花进行插花。而在这一天,人们会只用菊花进行插花,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作一种特殊的仪式。
重阳祭神
在重阳节这天,京都的上贺茂神社会举行“重阳神事”,祈求无病无灾。此外在重阳节这天比较著名的祭神仪式还有大宫八幡宫的“菊被绵”和市比卖神社的“重阳祭”。(策划/袁蒙)
重阳节有关的诗词
说起重阳节的诗句,中国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日文版被翻译成了怎样。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阅读,附上标注假名版:
怎样治白癜风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