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食俗 >> 经纬纺设设计参考论重阳节的正确打开
虽然重阳节已过,小编还是想把这个文章推一推。因为这篇内容实在是太赞了~
重阳节是什么?
是个节日,汉族传统节日,战国时期形成的节日。历代沿袭至今,民间,就是咱们,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后来,成了老年节。
重阳节怎么过?
首先,小伙伴们聚一聚!古往今来过节都要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你看:
比如古代,人们喜欢去寺院进行重阳节俗活动。唐代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这些寺院往往还修建在风景名胜之地,建造精美,依山傍水,而身处闹市的现代人,完全可以三两结伴,寻一处环境清幽,美丽优雅的僻静之地,喝一杯菊花酒,吃几块重阳糕。
或者干脆就在酒肆里欢聚玩乐:
重阳节当然要吃重阳糕,也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然后,吃完出去消消食,其实我是说重阳节要去出游、登高,你可以理解为爬山.
在莫高窟第窟南壁的佛教史迹画中,保留有一家老少四口前往江边瞻礼佛像的有趣画面,这其实也是一幅家庭出游图。画面中奶奶和孙子一起坐在水牛背上,奶奶和主妇手持花朵预备供佛,饶有趣味。
野餐、野游,阖家团圆。多么欢乐!
古人登高并不限于登高山,亭台楼阁、寺庙建筑都是登高的场所。所以出去走走吧,趁秋高气爽,占领一处高地,不妨仰天长啸舒一舒胸臆。
没山可登,又不想只是出去走走,怎么办?还有另类的登山方式——登天梯!比如莫高窟壁画中有牛头山图,是佛教自印度经于阗东传中国的缩影之一。第窟牛头山圣迹图中就有登天梯的画面,天梯巧妙的穿过牛头,攀登天梯的人显的极为渺小,画师绘制通过大小对比,凸显出牛头庞大的体量感。各位登山君有没有心痒痒啊?牛头山据说就在今天新疆的和田绿洲西南部。
其实呐,在古代,重阳节不仅仅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也已经衍化出敬老的意涵呢!年,中国已正式将重阳节设立为“老人节”。佛教具有重视慈善、护生的社会实践传统。在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政府就已依托寺院系统开办安养院,扶住鳏寡孤独。在北周时期的莫高窟第窟的《福田经变》中就保留有鼓励人们赡养老人、病人的珍贵画面。
群童采花,似乎就是在采茱萸诶……
看,这就是茱萸的真容哦……
古代风行着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祛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游子怀乡
说了这么多,你都坐不住了吧,脑袋里已经规划好重阳行程了吗?忘了告诉你了,重阳节,不放假!!!该上班上班,该上学上学,不过每逢佳节倍思亲,别难过,好好工作,愿每一叶飘零的小舟都能找到停泊的港湾,重阳节快乐哟!
编辑:徐丛璐许薇
图文来源:敦煌研究院
欢迎投稿~~~
浙江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学院经纬纺设的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ss/10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