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食俗 >> 熊亮绘画基础课第二十四课一篇文让你看
二藤课堂
从「K13」至今一路画来,相信小朋友们都收获颇多吧。从树的画法到云水的变化,再到各种动物的形象,以及人物画的造型,逐渐深入;从没有定形的树石、云水,到具体的动物和人物,由易至难,一点点地对东方的线条课有了新的认识。
「K24」,熊老师提到陈洪绶是线条大师,他画的《水浒叶子》有非常个性的线条和造型。那么,什么样的线条被叫做「个性」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中国画,
简单说就是「线」的艺术,
古人通过线,勾画出各种事物。
从上古时期开始,
就一直就这么勾啊,画啊……
到了明代,嗯?有情况。
那时的古人好像从历朝历代的画中发现了什么,
还是说,就是因为当时无聊没事做……
他们想把不同形状的线归归类并起上名字,
得出了一个「十八描」,
至今千古没变过。
就像上面这张汉代的砖画,
汉代的人哪里知道这叫「高古游丝描」呢,
小朋友学习的《洛神赋》里的线描也是这。
▲顾恺之《洛神赋》局部
线,从此被「十八描」赋予了个性,
就如「高古游丝描」,它还叫做「春蚕吐丝描」,
这种线条的个性是匀速的节奏感,细密而流畅。
此外,还有十七种描法是
▲永乐宫壁画
「铁线描」↑
线条像铁丝的形态一样有力,较粗、硬。
很多小朋友不会陌生,麦积山、山西游学都学过滴。
▲捣练图局部
「琴弦描」↑
比高古游丝描稍粗点,更有韧劲,线中有停顿变化。
▲维摩演教图局部
「行云流水描」↑
是一种很流畅、圆转的描法,古人多用来画修长、宽大的衣纹。
大家学习过的云水,完全可以参考,
《水浒叶子》里的鲁智深的衣纹也是这样,
要注意它的特质。
▲送子天王图局部
「兰叶描」↑
也叫「蚂蝗描」,据说是唐代大画圣吴道子创出的新式“绝招”。
线条粗细随意变化,非常生动。
小朋友们想想,当大家都画的是行云流水的时候,
你已自创出了新的一招,这还不厉害嘛。
「柳叶描」、「竹叶描」也与此很像,都是两头细中间粗。
每一种描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环环相扣,互为彼此而生,是古人在大量的尝试后发展、变化而来。比如,「铁线描」就像是「琴弦描」的“加粗版”,「兰叶描」中也有「行云流水描」的婉转。小朋友们在看的同时,要活学活用。
▲人物图局部
「钉头鼠尾描」↑
落笔像铁钉头一样,
收笔像老鼠的尾巴,
很常见的一种描法。
▲八子观灯图
「混描」↑
这个以前好像并不多见,
从图中就能观察到此描法比较写意。
先用淡墨勾形,等墨还没干时,再用浓墨复勾,
就会出现这种“破墨”的效果。
小朋友看看,古人为了出新花样是有多会玩呢。
▲寒江独钓图
「橛头钉描」↑
与「钉头鼠尾描」相似,如同钉在地上的细木桩,
是南宋马远、夏圭的常见用笔。
需要点意会的能力啦,
线条看起来很质朴,古人多用此画文人隐士。
▲敦煌菩萨立像局部
「曹衣描」↑
创始人曹仲达,此描又称「曹衣出水描」。
也要靠点想象力,
人穿着衣服从水里走出来,
身上还是湿哒哒的,
衣服紧贴与身上,
所以线条有下垂、细密贴身之感。
这些描法,都是根据所画的对象演变出来。就像之前说过的山水皴法,因不同的地理山体相貌,古人发展出了新的用笔方法。这次所画的两张水浒人物,线条都有很强的性格,一个方折,一个圆转。光看外轮廓的形状,就一目了然了。是不是还有点像「K2」里自然和人工的线。
▲采薇图局部
「折芦描」↑
形似被折断的芦叶得名,
线条多为直线,转折处变化强烈。
▲文苑图卷
「战笔水纹描」↑
有点像马远《水图》的画法,
多用来表现衣服质薄,多褶纹的形象,
曲折中带有一点“颤笔”现象,简单说就是抖笔。
这个貌似不好学,方向不对要跑沟里去……
▲李白行吟图
「减笔描」↑
这个厉害了,大写意笔法。
粗笔,一气呵成,线条中赋予墨色变化,
是不是像熊老师起的人物轮廓稿,没有太多的细节。
熊老师告诉大家不要太在意临摹的像不像,重点是我们从学习一种有个性的线条中学到了什么,从不同的形象的塑造中观察到了什么,这个才是更有趣的事。
▲中山出游图局部
「枯柴描」↑
用笔粗,水分少,很多地方像山水皴法。
像龚开的这张画,人物的形象和线条结合的蛮好,
钟馗和小鬼,与干涩的用笔挺贴切。
▲隐居十六观之一
「蚯蚓描」↑
线条曲折圆转像「行云流水描」,
均匀粗细、柔软,又似「高古游丝描」,
所以说,招招都是有联系的,
我们画一张画,出现几种描法的影子是正常的。
▲铁拐仙人像局部
「橄榄描」↑
起收笔很轻、细,顿头重,像橄榄核一样。
「枣核描」也与此相似,顿头像枣核,
只是行笔更自如,线条变化更丰富罢了。
这些线条是不是都非常有其「个性」,然而,线条依附于形象中,形象自然也充满了个性。中国的古人还真有点意思,用「十八描」把所有可以表现的事物全都包罗在内了。
换句话来说,
小朋友平常用毛笔勾出的线,
都能在这十八种描法中找到原型,
不行可以找找试试看。
但是同时,
古人也给我们留了一道难题:
难道说,真的没有「第十九描」了吗?
如果你喜爱画画,喜欢创造,
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结果并不重要,
过程,才是最让人回味的硕果。
大胆下笔吧!
主讲老师熊亮
亲爱的大小朋友,是三叶草联手言乎言及推出的三年平等艺术教育线上课程,了解详情,什么是白殿疯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ss/7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