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东莞市茶山镇南社面向全省举办征联活动

发布时间:2018-12-29 14:08:24   点击数:

南社——闻名全国的明清古村落,曾荣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东最美丽乡村”等称号。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孝德文化,进一步扩大南社的知名度和赞誉度,打造文化旅游亮点,提升南社的旅游文化品位,现决定向全省各界民众征集南社景点楹联。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广东楹联学会、东莞南社创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东莞市楹联学会

二、征联主题

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南社明清古村落景观为主题,突出旅游文化、孝德文化。

三、景点概况

(详见附页)

四、征集时间

年10月15日至年11月15日。

五、作品要求

1.作品应为原创,内容健康向上,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品味;并能切合南社景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参赛对联要求单边字数5至21字,采用平水韵(古声)创作,并符合联律,每人投稿最多5副对联。

3.如有集句、用典、引文需注明出处。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元;

一等奖:2名,奖金元;

二等奖:3名,奖金元;

三等奖:5名,奖金元;

优秀奖:1O名,奖金元。

所有获奖者将颁发《荣誉证书》一本。

七、投稿方式

  1.投稿作品要附上作者姓名、联系电话(手机)、身份证号码、有效通信地址和邮编。请勿附送个人简介。资料不详者,主办方有权不予收录。

  2.电子邮箱和邮寄任择其一,不得重复投稿;请尽量采用电子邮箱投稿,免致转录出错。邮寄的参赛作品请用A4纸打印,为避免误读,不收手写稿。

  电子邮箱:gdnsjda

.   联系-

八、其他事项

1.征集活动结束后,由主办单位邀请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对征集的作品进行评选,与评审工作有关人员一律不得参赛。

2.本赛事不收参赛费,不退稿;主办方有权使用获奖作品,获奖者拥有署名权。

3.参赛者一经投稿,即被视为同意以上约定。

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明清古村落景点

1.西门楼

始建于明崇祯十七年(),总长度达.5丈(约9米)的古围墙拥有谯楼二十一座,东、南、西、北四个拱形门楼,南社古村形成了以围墙为界的村落布局。而南社围墙在历史上曾对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发挥了巨大作用。

2.任天公祠

建于清同治十二年(),为村中谢氏第十四代子孙谢任天族公祠,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二进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砖木石结构,抬樑与穿斗混合式梁架,面积.6平方米。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

3.百岁祠

建于明万历二十年,是为纪念南社百岁老人谢彦庆、谢实斯而建的。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二进布局,面积.3平方米。清朝同治十一至十二年(-年)百岁祠被毁,光绪三年(年)由二十一世孙进士谢遇熊,带头倡议重建。

4.简斋公祠

建於清乾隆十八年(公元年)的简斋公祠是第十代谢简斋一族的祠堂,为二进三开间结构,面积.4平方米,4年重修。依然保留着清朝的建筑风貌,祠堂的木雕、壁画保存得较好,富有岭南建筑特色。

5.百岁坊

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年)的百岁坊是一座坊与祠相联的古建筑,坐北向南,二进一天井四柱三开间三屋顶布局,面积.7平方米,为纪念明代南社村四位百岁老人而建(谢彦庆、谢实斯、谢彦眷之妻叶氏、谢振候之妻黄氏)。

6.毓生楼

毓生楼是南社古村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座民国特色显著的民居,内部中式的天井和金字屋的结构,外部是西式小洋楼造型,中西合璧。是主人谢毓生每年清明、重阳节回家祭祖时居住的住所。

7.照南公祠

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为清康熙年间富商谢照南的族公祠,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二进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砖木石结构,抬樑与穿斗混合式梁架,面积.4平方米,于年重修。

8.五百年大榕树

名称:细叶榕。

树龄:岁(4年统计)

该树被誉为南社村的风水宝树,北为船头,西为船尾。宝树则是船上的风帆。传说日军入侵南社宝树枯死,待日军被驱逐之后,宝树又死而复生。美誉“世界上最大的一棵盆景”。

9.天德堂遗址(藏古阁)

天德堂曾是南社村中唯一的女郎中余氏坐堂的地方。余氏(——)原为石排一富户之婢,曾随小姐读书认字。后嫁于南社天德堂郎中为继室。郎中见余氏天资聪颖,遂教其从医。余氏敏学,饱览群书,精于骨折跌打,兼治内儿妇科,对咽喉炎可不药而愈。她施医济世,深受村民爱戴。

10.药材铺

碧海号药材铺店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目前尚在营业中,店主是一名中医,现在仍经常有村民到此处看病。

11.谢氏大宗祠

谢氏大宗祠位于南社村中心,初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曾于明万历四十一年()、清乾隆五十八年()、清宣统元年(年)、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三进四廊二天井合院式布局,面积为平方米,作为村中最重要的建筑,是南社村谢氏族人祭祖和议事的地方。

12.天井祀厅

每年南社谢氏全族祭祖在农历3月12日和9月12日进行,由各房轮流派人主持祭祀大典。祭祀当天,全村族人集中于祠堂,祠堂门和堂内前后两层格扇门也全部开通,使谢氏大宗祠成为一个由大门直至祀厅神龛的纵向大空间。祭祀仪式结束后,将供品分份赠给族人,以奖励族人的孝敬之心。

13.云野公祠

云野公祠为纪念十一世祖谢云野而建,二进三开间布局,重建于2年,面积.8平方米。在土改时曾分给村人谢枝,重建云野公祠时,连同谢枝名下分得的云野公祠旧址,皆由谢枝之子谢洪万一并捐赠。

14.新东园公祠

东园公祠始建于清朝光绪十七年(年),重修于年。二进三开间布局,面宽9.9米,纵深15.9米,面积.4平方。因谢尚仁故居改为东园公祠,故称谢文卓(号东园)祠堂为新东园公祠。

15.应洛公祠

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年),堂主人为清康熙年间富商谢照南的父亲谢应洛,该公祠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二进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面宽10.8米,进深20.8米。砖木石结构,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

16.晚节公祠

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乾隆四十四年()、4年重修,现保留清代建筑风格。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三进四廊二天井合院式布局,面积.4平方米。砖木石结构,抬樑与穿斗混合式梁架。堂主人谢晚节为南社谢氏七世祖,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

17.望月楼

望月楼位于班头巷巷口,晚节公祠左侧,巷全长57米,于明朝兴建而成,巷内多为南社富户。户中小姐常相约在望月楼或品茗闲聊或做女红针黹,常引来村中或外村的年轻小伙子故意从楼下经过,希望成为班头巷的乘龙快婿。

18.谢氏祖坟

谢氏祖坟为南社村谢氏第四房九世祖谢东园之墓。南社村风俗象意为帆船。这高起的祖坟就是船头形状,船头上有九世祖东园公站着守护所以这艘帆船才可以开得更快更远。预示着南社村祖祖辈辈自强不息,扬帆破浪兴旺发达。

19.谢汝镠故居

谢汝镠故居位于南社村东部,紧邻围墙,由左右相连的三栋住宅组成,是南社古村落内较为典型的古民居。它融合了岭南古建筑中的石雕、木雕、灰塑等传统建筑工艺,具有珠江三角洲明清古民居的典型特色。

20.步云里

步云里全长72米,明朝兴建而成,因此巷直上为谢高卓进士故居和谢遇奇家庙而得名。传说村中学子赴考、上任前都会从对着池塘的步云里巷口往里进,再从家门前的小巷走出去,祈求“步步高升、平步青云”。

21.建威巷

建威巷全长51米,清朝兴建而成,因谢遇奇进士故居的门匾“建威第”而得名,南社清代武进士谢遇奇曾跟随左宗棠平定新疆战乱屡建奇功,敕封建威将军。建威巷口至今还保留着当年谢遇奇练武的地方。

22.谢遇奇故居

谢遇奇故居位于南社村东侧,谢汝镠故居之南,占地面积平方米,是南社古村落规模较大,且较为讲究的古民居之一。这是一个由多座住宅组合而成的团组,由主屋、书房和大屋三部份组成,前后跨越三条街巷。

23.谢遇奇家庙

谢遇奇家庙位于南社村东坊47号左侧,是朝廷为表彰谢遇奇功绩而建造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光绪二十七年()建成,年重修。坐南向北,三间二进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占地平方米。砖木石结构,抬樑与穿斗混合式梁架。

24.谢元俊进士故居

谢元俊进士故居位于文员巷内,社田公祠旁边,谢元俊生于清道光27年(年),终于民国六年(年),寿71岁,于光绪二年丙子恩科中进士,被钦点为即用知县,礼部郎中祭司行走,偏偏此时母亲逝世,回家守孝3年,光绪皇帝当时欲想摆脱慈禧太后的控制,重新夺回皇权,因此依然想谢元俊为其所用,御批资政第。

25.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南社村东坊村民小组办公室左侧,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年),2年重修。又名“武帝庙”,坐西向东,三间二进一香亭一天井合院式布局,两侧为耳房,占地约平方米。砖木石结构,抬樑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舟脊,青砖墙体,碌灰筒瓦。

26.百岁翁祠

百岁翁祠位于南社村北一40号左侧约10米,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年),光绪十年(年)、民国六年(年)、年重修。又名“社田公祠”,是村中百岁寿星谢社田(号彦庆)之子将所居之堂改建为祠堂,坐南向北,三间三进四廊二天井合院式布局,面积.5平方米。

27.柳树下巷古井

此井位于柳树下巷,是宋井,其水质清冽甘甜,至今仍有村民到此可以饮用。

28.南社乡情体验区

沿着西圃巷往上走来到南社乡情体验区,这里以前是一片烂地、旧屋,但是经过3年时间不断活化利用,变成了现在的古色古香的南社乡情体验区,虽然这里经过较大的改造,但是依然保留着以前那种古朴乡村的味道。

29.谢重华与莞香展馆

古色古香的谢重华与莞香展馆展出很多不同的珍贵的莞香品种,也可以认识南社种莞香的第一人——谢重华,了解他与莞香的光荣事迹。

30.资政第

资政第位于南社村南坊60号旁,建于清光绪八年(),为谢元俊私宅书院,是南社村现存最大的一间书院,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二进合院式布局,面阔11.8米,进深18.6米。砖木石结构,抬樑与穿斗混合式梁架。

31.古富贵子树

种于清道光二十七年(年),传说为文进士谢元俊之祖父所栽,后富贵子树种下不久,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谢元俊出生,为光绪二年(年)丙子恩科会试中式第九十九名进士、钦点即用知县、钦加礼部郎中祠祭司行走,授职郎中签分礼部。故村人称之为“进士树”。









































北京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补骨脂酊能不能治疗初发的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ss/89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