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文化 >> 城事盐城师院大学生着汉服演示旧时重阳聚
插茱萸、簪菊花、吃重阳糕、做香囊……你知道古人在重阳节聚会是什么样的吗?10月4日下午,盐城师范学院国色今人汉服社成员在盐渎公园内表演再现了古人“重阳雅集”的场景,让不少围观者大开眼界。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民族节日重阳节,国色今人汉服社为宣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民族活动举办了这场活动。“鄙人雅号华黍,取自《诗经》,正值及冠之年,广西人,现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大二学生。”当天下午,在摸拟重阳聚会的现场,国色今人汉服社成员黄政珲说,古人“雅集”时的第一步就是自我介绍,让前来聚会的人相互认识,然后就是分食饮茶。
盐城晚报记者看到,聚会场所的小桌子上准备了水果、酒水、菊花、云糕等。“大家相互认识后,便可以饮菊花茶、饮菊花酒,相互交换美食,品尝重阳糕。”黄政珲说,一边饮茶酒、吃重阳糕,一边相互再作深入交流。糕为羔字演变,为祭天;喝菊花酒则是文人为登高享宴后添。古人有踏春或踏秋的说法,踏春是三月初三上巳节出去游玩;踏秋,就是在重阳节外出游玩、登高望远。
“重阳节也是女儿节,这一天女孩子都要在头上簪菊花祈福。”在黄政珲的指导下,汉服社的女孩子们便相互在发间簪上了菊花。据悉,簪菊花还是女子的“专利”,在唐代盛行。而茱萸则作为辟邪祈福之物,男女皆可佩戴。簪菊结束后,还要制作香囊。记者看到,这些学生们带来了几味中药材,其中有薄荷、丁香、七里香、薰衣草等,按比例调配包好放进香囊里,再配上亲手写下的祝福语,要是外出碰到老人,就将香囊赠送给老者,以示祝福。
盐城晚报记者 张勇峰/文单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