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习俗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4单元知识概
第一单元
一、生字词
二、复习课文
1、《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金色的草地》课文感情: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给我的们生活带来了乐趣。
a)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第一件: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第二件: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b)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会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c)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什么?表现了作者和弟弟快乐的童年生活。(注意:文章想表达的不是蒲公英为什么会变色,而是让孩子体会到作者快乐的童年生活。)
3、《爬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a)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
b)天都峰有什么特点?一是高,高的如上青天。二是陡,陡得似直上直下。
4、《槐乡的孩子》课文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a)槐乡的孩子可爱表现在以下几点: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三、背诵、背写
1、第一课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2、第二课第三自然段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3、背诵第三课第二自然段。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4、默写《小儿垂钓》
四、比较组词
评(评价)粗(粗壮)招(招呼)
坪(坪坝)组(组织)召(号召)
湖(湖水)要(要求)仰(仰头)
蝴(蝴蝶)耍(玩耍)迎(欢迎)
钓(钓鱼)袋(口袋)些(这些)
钩(钩子)装(假装)此(此处)
带(皮带)包(书包)辫(辫子)
戴(穿戴)苞(花苞)瓣(花瓣)
峰(山峰)锋(雷锋)拢(合拢)
蜂(蜜蜂)逢(相逢)龙(龙宫)
陡(笔陡)连(连长)似(似乎)
徒(徒弟)链(铁链)以(以后)
五、多音字
好hào(爱好)奇jī(奇数)假jiǎ(假发)
hǎo(好处)qí(奇怪)jià(假日)
劲jìn(使劲)朝zhāo(朝阳)晃huǎnɡ(晃眼)
jìng(劲敌)chāo(朝向)huànɡ(摇晃)
似shì(似的)发fā(发现)都dōu(都有)
sì(似乎)fà(头发)dū(首都)
六、反义词
仔细--马虎;可爱--可恨(讨厌);
散发--收集;清香--恶臭;
勤劳--懒惰;满载而归--空手而回;
近义词
汲取--吸取;鼓励--鼓舞;纪念--怀念;
假装--伪装;观察--察看(视察)
第二单元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四字词语:
来回跳动惹人喜爱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阳光明媚严严实实
转来转去闻鸡起舞
三、复习课文
1、第五课《灰雀》中,列宁是怎样对待小男孩儿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列宁尊重、爱护小男孩,小男孩是一个诚实天真的人)
2、列宁对灰雀的爱和小男孩对灰雀的爱有什么不同?(列宁的爱是给灰雀自由,小男孩的爱是夺去灰雀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3、高尔基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男是一个怎样的人?(高尔基关心爱护小男孩,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4、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什么?(一,说明小男孩很认真给高尔基拍照;二,说明高尔基很有耐心地等小男孩)
5、高尔基的代表作,自传体小说三步曲:《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6、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得卧进去呢?)
7、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李四光有着善于发问、勤于思考、不断探索的好品质)
8、宋庆龄有着怎样的好品质?(诚实守信)
9、我知道描写守信用的成语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
10、我还知道的名人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11、闻鸡起舞是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意思是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四、背诵
1、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2、“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3、读读背背里的名人名言。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五、多音字
散sàn(散步)相xiànɡ(照相机)卷juǎn(胶卷)
sǎn(松散)xiānɡ(相信)juàn(试卷)
当dànɡ(停当)教jiào(教师)要yāo(要求)
dānɡ(当时)jiāo(教书)yào(不要)
六、容易写错的字。
郊外胸脯仰望或者婉转
勇敢低头突然胶卷旅行
考察遗迹纪念卧进
第三单元
一、生词
二、词语
三、多音字组词
磨mò(磨坊)坊fánɡ(磨坊)扇shān(扇风)
mó(磨刀)fānɡ(牌坊)shàn(扇子)
四、课文理解
《9古诗两首》
1、《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词语解释:1、萧萧:指风声。
2、挑:捉。3、篱落:篱笆。
《夜书所见》古诗意思: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那应该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前两句写诗人的郁闷孤独之情,后两句写诗人看到的是夜深篱落一灯明,想到的是知有儿童挑促织,这一情景使诗人回忆起了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生活,于是心情转为亲切。
课文说明: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先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
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词语解释:1、九月九日:重阳节。2、山东:华山以东,指王维的家乡。3、独:单独。4、异乡:他乡。5、逢:遇到,碰到。6、倍:加倍。遥:遥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意思:诗人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这时候,诗人想远方的弟兄们一定登上了高处,他们身上都佩带了茱萸,只是少了诗人一个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发诗人思乡之的千古名唱。诗中描写了重阳节的两大风俗习惯:登高和佩戴茱萸。诗中有两句千古名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他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
这两首古诗都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10风筝》
1、这篇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我们”做风筝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快活;放风筝的时候“我们”快活地喊丰,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线断以后,“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找风筝时,“我们”都哭了、垂头丧气。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次序把事情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课文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孩子们之所以这样苦苦寻找丢失的风筝,是因为在风筝的身上,寄托着他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幸福,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2、课文里的“风筝”代表着什么,为什么孩子们要寻找飞走了的风筝?
(因为风筝寄托着孩子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幸福,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3、课文的写作顺序(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4、学了本文,我感受到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做风筝时的憧憬和希望→放风筝时的快活→找风筝时的伤心和失望)
5、、找出课文中描写心情的有关语句
(1、我们精心做着……2、我们依旧快活……3、风稳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4、我们都哭了……)
6、找出课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快乐精心快活大惊失色哭了垂头丧气)
7、抄写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兴冲冲乐呵呵怒气冲天伤心失望……)
《11秋天的雨》
1、背诵全文
2、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写作,每段都是(先总写,后分说)。
3、课文从哪三个方面写秋雨的?(秋雨的色彩、气味、告诉小动物们冬天快要来了)
4、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因为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小动物们冬天快要来了)
《12听听,秋的声音》
1、我会读:手臂振动歌韵叮咛掠过歌吟辽阔音乐厅绽开匆匆
2、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大树抖动手臂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的声音、大雁暖暖的叮咛、秋风掠过田野的歌吟,还有每一片叶子、每一朵小花、每一滴汗水、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的声音)
《语文园地三》
1、习作:要学会用“总分总”和“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来写作文。例文:《秋天的果园》。
2、我的发现:会写表示颜色的词语(课文49页)
ABB格式表示颜色的词语:红通通白茫茫白花花黑乎乎黑漆漆绿油油黄澄澄
3、“的”和“地”的不同:“的”后面跟名词或者人物,“地”后面跟动作。比如,美丽的花朵,快活地唱歌。
4、背诵和默写“读读背背”背诵《花鸭和彩霞》
第四单元
一、生字、生词
略(参见课本)
二、形近字组词
湿(潮湿)娇(娇气)致(大致)
温(温度)骄(骄傲)到(来到)
验(试验)论(无论)证(证明)
检(检查)轮(车轮)征(征服)
阻(阻力)亿(一亿)镜(眼镜)
组(小组)忆(回忆)境(环境)
闲(休闲)访(访问)脸(笑脸)
闭(关闭)坊(磨坊)捡(捡拾)
播(广播)郊(郊外)试(考试)
插(插花)胶(胶卷)拭(拭目以待)
三、多音字
几①jī几乎②jǐ几何
看①kān看守看管 ②kàn看待看茶
薄①báo(口语单用)纸薄②bó(书面组词)单薄
待①dāi待会儿②dài等待
调①tiáo调皮 调配②diào调换
强①qiáng强制;②qiǎng勉强;③jiàng倔强
种①zhǒng种类种子②zhòng耕种播种
鲜①xiān鲜果鲜花鲜嫩鲜艳。
②xiǎn鲜为人知。屡见不鲜鲜有
曾①zēng曾孙②céng曾经
传①chuán传奇传说②zhuàn传记列传
尽①jǐn尽量尽管尽快②jìn尽力用尽
闷①mèn闷闷不乐闷葫芦②mēn闷气闷热
斗①dǒu北斗斗柄斗胆②dòu斗牛斗鸡
干①gān干巴干杯②gàn干部干活干劲
背①bèi脊背 背静②bēi背包 背枪
号①háo呼号号叫 ②hào称号号召
都①dōu都来了 ②dū都市 大都(大多)天都峰首都
哄①hóng哄堂 ②hǒng哄骗③hòng起哄
藏①cáng矿藏②zàng宝藏
着①zháo着急着凉②zhuó着重着手
③zhāo失着着数④zhe走着玩着
四、近义词
留心-留意适宜-适合大致-大概
观察-观看舒展-伸展辨认-辨别
试验-实验证实-证明推测-猜测
包括-包含看守-看管清闲-空闲
随意-随便浪费-挥霍详细-详尽
告别(辞别、辞行)活泼(活跃、灵活)
异常(非常、特别)效果(成效、效验)
观赏(欣赏、观看)、璀璨(灿烂)
聚集(集合、聚拢)、舒服(舒适、畅快)
俊俏(俊秀、俏丽)、闪耀(闪烁)
成熟(老练、老成)、精彩(出色)
五、反义词
艳丽-素雅苏醒-沉睡推测-断定
陌生-熟悉浪费-节约清闲-忙碌
密切-疏远娇嫩-粗壮减少-增加
超常-平常准确-错误细微-庞大
简单-复杂详细-粗略
异常(正常、平常)、分析(综合)
举世闻名(默默无闻)、俊俏(丑陋)
精彩(低劣、粗糙)、聚集(分散)
生机勃勃(死气沉沉)、舒服(难受)
格外(一般、普通)、出现(消失、隐没)
光彩(羞耻、耻辱)、热闹(冷清)
告别(欢聚、团聚)、活泼(严肃、呆板)
甜津津(苦巴巴)成熟(幼稚、稚嫩)
六、重点词语解释
争奇斗艳:竞相展示形貌、色彩的奇异、艳丽,以比高下。
欣然:愉快的样子。①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几乎:表示十分接近。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准确: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
确确实实:真实可靠。
本能:人类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如初生的婴儿会哭会吃奶,蜂酿蜜等都是本能的体现。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七、课文填空
第四单元的课文告诉我们大自然里有许多的奥秘:
《花钟》一课让我知道了花儿在不同的时间里开放及其原因;
《蜜蜂》一课,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通过试验,告诉我们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玩出了名堂》一课中,荷兰的列文虎克玩得执着,玩得坚持不懈,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
《找骆驼》里的老人真是一名搜集细节、科学推理的神奇高手。我还知道,鲁班观察带
齿的草叶,发明了锯子;牛顿观察落地的苹果,发现了地球有吸引力;瓦特观察水烧开的壶盖,发现了蒸气机……
八、特殊词语
AABB式:确确实实
ABAC式:挤来挤去不紧不慢
ABCC式:千里迢迢
精品课程
小桔灯作文+阅读
俏俏笔硬笔书法
趣味吉他班
科学实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