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习俗 >> 存真堂说说诗赏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代诗人郑思肖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技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也绝不会吹落于凛冽的北风之中!
菊花,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中国十大名花,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在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黄菊芬芳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枝。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代诗人陆游
根据经典的史料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多年。最早的记载见之于战国时期的、。西汉礼学家戴德的中说:“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和屈原的中都有菊花的记载。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首都咸阳,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大市场,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了。
秦汉时期,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中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西汉杂史,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中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期。“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莱,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从这些记载看来,中国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的。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爱菊成癖,曾广为为流传。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至今仍烩炙人口。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赤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
南北朝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文学家陶弘景将菊花分为“真菊”和“苦薏”两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菊;青紫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这对菊花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唐朝时期,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术也进一步提高,采用嫁接法繁殖菊花;并且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种。如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黄”。白居易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等就是明证。这时,菊花从中国传到日本,得到日本人民的赞赏。之后他们将菊花与日本若干野菊进行杂交,而形成了日本栽培菊系统。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地偏初衣挟,山拥更登危。
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
------唐朝诗人杜甫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晚唐诗人黄巢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朝诗人元稹
宋朝时期栽培菊花更盛,随着培养及选择技术的提高,菊花品种也大量增加,这是从药用而转为园林观赏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的菊谱,对所栽的品种即以花色归类,并对花形也有较详细的记载。刘蒙的(年)是最早记载观赏菊花的一本专著,记有菊花品种26个。范成大菊谱()记载有35个品种,其中的“合蝉”、“红二色”是管瓣出现的最早记载。其后,花色又出现了绿色的“绿芙蓉”和黑色的“墨菊”。在栽培上对菊花的整形摘心、养护管理和利用种子繁殖获得新品种等都有了进一步的经验。中记载:“临安园子,每至重九,各出奇花比胜,谓之开菊会”。中记载:“临安有花市,菊花时制为花塔”。可见南宋时的首都临安有了花市、花会。流传至今的菊花会是在南宋时杭州开始的。北宋史铸的中记载有个菊花品种。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代诗人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锋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代诗人苏轼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技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宋代诗人朱淑贞
明朝时期栽菊技术又进一步提高,菊花品种又有所增加,菊谱也多了起来。如黄省曾、马伯州、周履臣、高濂、乐休园等人都著有。在黄省曾的中记载了个菊花品种。李时珍的和王象晋的中对菊花都有较多记载。而对菊花品种作了综合性的研究,记有黄色92个品种,白色73个品种,紫色32个品种,红色35个品种,粉红22个品种,异品17个品种,共6类、个品种;至少有16种花型。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明代著名画家唐寅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技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明代学者丘浚
清朝时期的菊花专著更多,有陈昊子、刘灏、许兆熊、陆延灿、闽延楷、徐京、颜禄、计楠等等。在一书记载当时菊花有黄色的54种,白色的32种,红色的41种,紫色27种,共计个品种。计楠的《菊说》载有菊花品种个,其中新培育的品种有多个,并提出了菊花育种的方法。清朝菊花品种日益增多,在乾隆年间还有人向清帝献各色奇菊,乾隆曾召集当时花卉画家邹一注进宫作画,并装订成册。在文人中画菊题诗,也蔚然成风。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未清初开始,年荷兰商人从中国引种菊花到欧洲栽培,年荷兰作家白里尼曾有一书。18世纪中叶,法国路易·比尔塔又将中国的大花菊花品种带到法国。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穷(Fortune)曾先后在中国浙江省舟山群岛和日本引入菊种,并进行杂交育种,而形成英国菊花各色类型。不久,又由英国传至美国。从此,这一名花遍植于世界各地。中国的栽培菊花也就成为今天西洋菊花的重要亲本。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技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去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菊花了除了观赏,亦能食用与入药。宋代诗人苏辙:“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它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而由此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征。菊花的颜色多种多样,含意也不尽同。菊花亦象征着久长:菊花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人们甚至把九月称“菊月”,因为菊与“据”同音,“九”又与“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来象征长寿或长久;并且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采的菊花更有意义,多用其精制菊花茶,更有人将这一天采的菊花泡陈年米酒,或者是用菊花沐浴,皆取“菊水上寿”之意。
年12月10日,中国邮电部曾发行一套“菊花”的特种邮票,邮票志号为“特44”,全套共十八枚,至年出齐。这套邮票由邮票设计师刘硕仁先生设计,邮票图案是由近现代画家洪怡(—)、屈贞(—)、胡絜青、江慎生(—)、徐聪佑等五位画家采用国画工笔手法绘制而成的十八个中国菊花传统名品。邮票采用图画写实描绘菊花品种,分别为黄十八、绿牡丹、二乔、大如意、如意金钩、金牡丹、帅旗、柳线、芙蓉托桂、玉盘托珠、赤金狮子、温玉、紫玉香珠、冰盘托桂、墨荷、班中玉笋、笑靥、天鹅舞等,均属菊花中的名贵品种。画面采用中国画工笔重彩的技法,细腻地描绘出菊花的清丽和雅致。单枚面值从4分到52分不等,邮票总面值3.07元。
最后附一道自制茶品,祝大家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秋天。
菊花枸杞蜂蜜茶
材料:菊花二两,枸杞二两,蜂蜜适量
泡制:菊花与枸杞先用开水冲泡,第一回茶汤倒掉,后加蜂蜜。
功效:菊花具有清肝明目,解毒,清热,提神;枸杞性平,味甘,具有抗衰老,抗疲劳,降血糖;蜂蜜具有护肤美容,抗菌消炎,促进消化,润肺止咳。
在这个秋高气爽,天气干燥的时节,饮一杯菊花枸杞蜂蜜茶,润的不仅仅是肺,还有润心情!
白癜风哪家医院治疗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