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重阳节,那些我们可以读给宝宝的诗词和传说

发布时间:2020-11-3 12:26:54   点击数:
那曲ldquo极品虫草王rdquo http://www.naquzx.com/nqxwl/68119.html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听诗歌点这里噢!

小朋友们,我是小笼包。雨晴篱菊初香,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所有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百善孝为先,所以,小朋友们,今天放学后,大家千万别忘了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揉揉肩,给姥姥姥爷倒杯茶,唱支歌,对他们说一声,你们辛苦啦,我爱你们。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重阳节的古诗,祝福天下所有的老人都久福安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

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

注释

郁金黄:花名,即金桂,这里形容金黄色的菊花似郁金黄。孤丛:孤独的一丛。白头翁:诗人自谓。

醉花阴(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注释:

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

消:一本作“销”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黄花:指菊花。

重阳节的传说

东汉时期,汝河边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小伙子,名叫桓景。有一年,汝河里忽然出了一个瘟魔,岸边很多村庄流行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看到乡亲们不断死去,非常着急,就决定求仙学艺,为民除害。桓景访遍了天下名山,才寻访到在东南方的山中有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

桓景翻山越岭,磨破了许多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费长房看他一心想为民除害,就收下了这个徒弟。他交给桓景一把能降妖魔的青龙剑,接着又教他降魔的武艺。

有一天,费长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今年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吧。“他送了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又嘱咐他要先让乡亲们登高避灾,然后再去斩妖除魔。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了家乡。

九月九日那天,桓景带着全村老小登上附近的一座山。他把茱萸叶分给大家,又把菊花酒倒出来,让每人喝一口。

中午时分,瘟魔爬上了河岸,他发现村民们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面扑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从此,汝河两岸再也不闹瘟疫了,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

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因为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又是双九,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和小笼包一起讲故事

让宝宝喂着故事书长大

最真实的亲子故事

和你一起陪伴小种子发芽

我是小笼包,今年三岁半

让我们一起,快乐长大

小笼包妈妈私人

荔枝电台:“搜索FM和小笼包一起讲故事”

喜马拉雅:搜索“和小笼包一起讲故事”

?喜欢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jbjj/107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