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基本简介 >> 重阳话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礼/明德/博学/笃行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九节等。中国古人认为“九”是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重阳节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赏秋、登高、观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往往是重阳节少不了的活动。
当然,重阳节最重要的一个主题莫过于敬老。
在进入主题之前,请允许笔者先闲话一会。
中国的语言十分丰富,常用汉字约两三千个,汉字之间组合变化,又能组成无数的词汇。汉语词汇万万千,其中骂人的词当然不少。所以我们有时候会说人“骂人不带脏字”。在这些骂人的词中有一个词古今通用——“王八蛋”,也叫“乌龟王八蛋”。但其实,“王八蛋”和“乌龟”、“王八”一点关系都没有。“乌龟”和“王八”无辜躺枪,背了千百年的黑锅。“王八蛋”原来不叫“王八蛋”,叫什么呢?“忘八德”。忘记八种品德。古人认为做人有八种品德最为重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孝顺父母长辈;悌,尊敬兄长;忠,忠厚忠心;信,讲信用;礼,明礼守礼;义,讲道义;廉,廉洁勤俭;耻,有羞耻心。如果没有这八种品德,那就是王八蛋。
这里要注意一点,在这八德当中,“孝”是首当其冲的。
古人认为孝是为人之本。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长辈都不孝顺,那对这个人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不能让父母开心,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不能让父母满意,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子女。你都不是一个合格的人,不是一个合格的子女,凭什么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要求这个要求那个?!
那怎样才能叫做孝顺呢?有些小朋友说:我还小呢,我没有钱,也没有能力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什么。有些大人说:我工作很忙,我工资不高,我自顾不暇,哪还有钱、有空给爸妈他们尽孝?
可是,真的没有吗?
中国有一部专门讲孝道的书——《孝经》,其中的《庶人章》有这样一句话:“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不管你是天子还是庶人,你都可以尽孝。“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把天下治理好,这是天子之孝。那平民百姓呢?“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好好耕地,勤俭持家以养活父母。所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就是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顺最基本的,是保护好自己,自己的身体健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会少操心、少担心。
做到这一点后呢?
《论语》当中有这样一句话——“色难”,对父母、爷爷奶奶始终保持好的脸色最难。当爷爷奶奶喋喋不休的时候,当爸爸妈妈专断地想要左右你的选择的时候,你能不能还始终和颜悦色?或许没有人能问心无愧地说自己从来没有对父母发过脾气吧?在写这一篇小文的前一天晚上,笔者就因为一些事情和母亲产生了一点龃龉。
有始必有终。我们刚才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后面还有一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最大的孝是什么?成为一个有用又品德高的人,自己受人尊敬,父母脸上也有光,这是最大的孝。但自己怎么才能受人尊敬?一个王八蛋肯定不会受人尊敬的。所以,首先,要保证自己不是一个王八蛋。那就不能忘记前面所说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然后,就要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怎么才能有能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好好学习开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认真对待学习(当然,这个学的内容不一定是书本,生活处处皆学问),每天进步一点,滴水穿石,最终我们一定能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
“八德”以“孝”为始,但其中最重要的却不能说是“孝”,而是最后一德——“耻”。因为“忘八德”,也有人说其实意思是忘第八德。要有羞耻心,这个特别重要。如果我们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却还不改,那就是不知羞耻。不知羞耻的人最可怕。所以,如果我们以前有什么地方没有尽到孝道,现在开始,就要统统改掉了。
「安徽明德书院是安徽著名的现代国学书院,以国学、人文教育为主要事业。书院坐落于美丽的安徽省合肥市大蜀山脚下,书院内部人文气息浓厚,教师理论水平专业,教育态度专一,课程体系完整,现有国学系列课程、茶艺系列课程、陶艺系列课程、书法系列课程以及托管班(小饭桌)等。安徽明德书院真诚欢迎您的到来!」
安徽明德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