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基本简介 >> 过生日,按阳历还是阴历生日不能随便过,生
生日,顾名思义是指人出生的日子,也是每年满周岁的那一天。“生日”一词最早见于汉代班固的《白虎通·姓名》,其记载:“殷,以生日名子何?殷家质,故直以生日名子也”,说的说古人以生日作为孩子的名字。
生日的起源
庆祝生日的习俗,起源于佛教庆祝佛祖生日的庙会习俗。《三国志·吴书》卷四《刘繇传》记载:“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说的就是3世纪初期,佛教庆祝佛祖生日的庙会盛况。自魏晋以后才有了生日的说法。
大家知道,过生日少不了一个精美的生日蛋糕,蛋糕上还要插上与自己年龄相同数量的蜡烛。不过,在蛋糕上点蜡烛的习俗,并不是源于中国,而是希腊的魔法。
在古希腊。有供奉月神的习俗。活动当天,人们会做一些圆月般的蜜饼,并在蜜饼上点燃小蜡烛,然后放在阿尔忒弥斯神的庙坛上,来供奉月神。人们相信,点燃小蜡烛犹如点燃祭祀的火焰,会产生神奇的力量,甚至能够帮人实现愿望,于是这个习俗越传越广,直至今日。
过生日是按阴历,还是按阳历?
中国人过生日和西方文化习俗不一样。我们一般把春节当作长一岁的标准,而不是过生日,因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有“辞旧迎新”的说法,所以把春节作为年龄增长的时刻,有迎接新开始的意思。而过生日则是习惯按阴历。所以我们每个人一年可以有两个生日,一个阴历(农历),一个阳历(公历),这与我国传统的纪年法有关。
在我国,农历是传统历法,在以农历为基础的历法上,又融合了阳历的成分,成为了阴阳合历。
阳历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年为制定标准,一年为天(闰年天),阴历则以月相的盈亏变化为制定标准,一年有天或天,这样阴历和阳历一年就会相差11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异,于是就产生置闰法,也就有了“闰月”一说。所以按照传统的历法,如果赶上闰月,一年可能会有三次生日呢。
农历作为传统历法,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依然是按照农历历法。只不过随着时代发展,年轻人开始以阳历日期作为自己的生日,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年轻人代表新生事物的发展,对新事物的追求并不算是坏事。而以阴历为生日的人们,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纪念,二者并没有好坏之分。
过生日可不能随便过,过生日是有讲究的
过生日,无论是按阴历还是阳历,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和爱好,但是过生日是有讲究的,有些生日不能过,过生日的讲究你知道吗?
第一:父母在不庆生
俗话说:“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意思是说母亲在世时,是不能过生日的,哪怕你已经成家立业,在母亲眼里也是个孩子,而孩子的生日也是母亲的难日,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是不能过生日的。“父在不留须”说得是父亲在世时,儿子就应该以父亲为尊,做事要听从父亲的主意,不轻易下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说法已经跟不上时代了,现在过生日已经成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更不会因为操办生日而使家庭陷于贫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们应该抽出时间来,多陪陪父母,而不是给自己过生日,习惯了父母的关爱,是不是应该反过来孝敬父母了呢?
第二:过九不过十
俗话说:“生日过九不过十”,这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认为逢整十的年龄,不宜过生日,而要提前一年,这就是“过九不过十”。比如:60岁、70岁的大寿,要在59岁、69岁过,也就是提前一年。
在古代,一般整十的年龄过寿,称为大寿,应该隆重的庆祝生日,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生日改为提前一年呢?
其实,古人认为“九”字同“久”字的读音相同,有“长长久久”之意,所以选有九的日子比较吉利。而“十”和“逝”字读音比较接近,为了讨个吉利,把生日提前一年,也是孝道的一种表达方式。
第三:六十之前不过寿
过寿,就是给年龄大的人过生日,那么什么年龄才能过寿呢?民间有“六十之前不过寿”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在民间,五十岁被称为“百折半”,就是一百岁的一半,民间认为百岁才过了一半,不能言“寿”,“寿”有“老”的意思,五十岁不应该算老,所以五十岁不能过生日。但是“人活七十古来稀”,活七十岁的人比较少,便以六十岁为老,开始“过寿”。所以六十岁开始,老人一般每年都会过寿,平常曰寿,整十为大寿,过寿不终断,以示对老人的孝敬。
第四:人瑞生日不张扬
人瑞指的是百岁老人,年纪上了百岁的老人,一般都是德高望重之人,所以称为人瑞。
相传古代有一位长寿的老人叫彭祖,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多岁。在彭祖八百多岁的时候,一天,彭祖看到一个人在河边洗木炭,只见这个人把黑色的木炭竟然洗成了白色,彭祖哈哈大笑道:“我活了多岁,还没听过木炭可以洗成白色的”。话音刚落,洗木炭的人也大笑起来,原来那人正在寻找彭祖的鬼差,可是一直找不到彭祖,如今彭祖自己承认了,便把彭祖带去了阎王处。
这个故事越传越广,于是一些老人每逢过生日,都十分低调,不去张扬。
第五:一年不过两次生日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部分人已经不再去按传统农历过生日了,而是结合了公历,甚至有些人一年过两次生日。
古人认为一年过两次生日等于加速了年龄的增长,缩短了寿命,是不吉利的事情。
第六:特殊日子不过生日
民间还有一些特殊日子,古人认为是不宜过生日的。例如:五月五日又称“五毒日”,是五种毒虫的节日,这天出生是不宜过生日的;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人们比较忌讳这天过生日等等。
结语:
生日,只是一个人特殊的日子,并没有什么禁忌,传统文化把这些特殊的日子都赋予了神秘的色彩。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已经不再去相信这些无端的禁忌,但是古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还是值得后人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