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基本简介 >> 冬至补对一天,身体进步一整年自学
冬至这天,《易经》有"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之说,意思是说这一天黑夜最长,最好是休养生息。
冬至后,白天慢慢变长,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古时冬至也喻意为新生命的开始。
据气象台最新预报22日兴宁将迎来新一波冷空气
最低6℃
还要下雨!!
1冬至美食北方丨饺子
饺子,相传是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叫其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南方丨汤圆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客家丨鸡
在兴宁,冬至肯定是每家每户都会吃鸡的,这是因为又有一句俗语“重阳狗里冬至鸡”,在数九严寒即将到来的时候,鸡已经积累了最好的营养准备御寒,这个时候的鸡是最肥美的了。所以常听老人家讲“重阳狗里!冬至鸡!上补头拿毛,下补脚趾甲,中间补室喇!”
还有层意思是:冬至之日,县城多祭祀祠堂。如兴宁县城祭祀祠堂热闹非凡,有歌曰:“月尾冬至节,祠堂多景色,一姓人都齐,猪羊来祭设,虽无祠堂份,去看也做得。他日发了财,主祭我做得。”这天,客家人家家做糯米糕,“叛丸”,杀鸡祭祖敬神,一家团聚,俗称“添岁”。兴宁话“丸”与“圆”同音,“鸡”与“佳”同音,因此,有“团圆”、“佳好”之意。
滕州丨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个好兆头。
苏州丨米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闽南丨姜母鸭
在闽南地区,当地人会在冬至享用姜母鸭。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
2冬至养生01三十六计“躲”为上冬藏要藏阳气!冬天阳气藏得好,春阳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节,要学会“躲”才能养护好体内微弱的阳气。
一躲丨暴饮暴食
冬至正值岁末年初,很快就会迎来元旦,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因为此时,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二躲丨寒冷
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这时要躲着寒凉,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才能不感冒生病。
三躲丨房事
在人体阳气虚弱时,宜养精蓄锐,切不可过思邪淫伤身。
四躲丨大汗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五躲丨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02保健康补阳气万物生长靠太阳,尤其是在冬天!想要补充人体的阳气,最简单的方法是——晒太阳!但需要注意的是,能有效补阳的方式是晒背部。
因为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中医认为督脉是人体的阳经,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方法:可以在中午找一个向阳的窗边晒晒后背,全身都会很温暖。
03饮食咸伤肾冬季养生饮食不宜过咸,过咸会伤肾,损伤阳气。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不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可食用羊肉、牛肉等温热的食物防“三九寒冷”。但不可过食,过食易上火。
此外,冬至时节,天气寒冷干燥,导致鼻咽干燥、皮肤缺水,易上火,别忘补充津液,可食用荸荠、藕、萝卜、白菜、猕猴桃、柚子、桔子等滋阴去燥的食物。
冬至阳生春又来
新的开始
平安如意
来源:养生中国、央视财经,版权归原作者
推荐阅读兴宁人话明朝日食鸡里:上补头拿毛,下补脚趾甲,中间补室喇!
监控曝光兴宁一男子光天化日砸车窗偷包!
事实证明,取错名字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看到最后一个笑劈叉了!
皮肤病专科医院哪家好白癜风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