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基本简介 >> 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
插茱萸和簪菊花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起源
“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登高之所以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值此秋重阳节诗句大全高气爽之际,登高望远,赏菊插萸,饮酒作诗,对于身心健康是有很大益处的趣事
登高
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重阳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代大诗人陶渊明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初九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
吃重阳糕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如约而至重阳节民俗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
赏菊并饮菊花酒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九九重阳节的习俗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吃羊肉面
白癜风有效的治疗方法北京哪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