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基本简介 >> 走走走走走呀走
吃菊花非为长寿,也正是寿,让人老眼昏花,还常眼睛酸痛
朵拉
某年秋天到杭州,遇灵隐寺办菊花展,游人纷纷赶来赏菊,亦是重阳的庆祝节目难怪菊花又称“九花”古人说:“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唐代元稹写诗宣扬他对菊花的爱,说是因此花开尽以后便再没有花了耐寒耐霜是菊花的特点,故誉长寿之花
过完中秋节,重阳节就不远了
一次到福建,听人在卡拉ok大声唱:“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走呀走,走到九月九喔,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走走走走走呀走,走到九月九喔,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酒喔呵,亲人和朋友齐举杯倒满酒,殷勤的乡愁醉倒在家门口中医师打脉,重阳节节是几月几日用手电筒照眼睛,问清楚每日得面对电脑工作,开一药方为菊花加枸杞,冲泡或略煮,当平日茶饮,并加一句:如喜欢,可连茶带菊花枸杞一起吃下菊花“清肝明目,祛毒散火,可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喝茶吃花的人爱的却是那干燥小花在热水中重新泛开,一朵一朵漂浮在浅黄色的茶汤里,仿佛又活回来的轻盈姿态,入口还有淡淡芳香,微微甘甜,饮茶时,总幻想菊花酒的味道不知如何香醇可口?
对于茱萸、蓬饵、菊花酒,不曾看过也不曾尝过其中只懂得菊花,先在诗词里认识学画时水墨画老师着重背诗词,为题画之用一回画几朵黄菊,杂一朵单勾线条不上色的,老师代题:“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放下毛笔时老师微笑重阳节的来历200字,这说的是我呀!《重阳席上赋白菊》说:“满园黄金色的菊花,有一朵白色的,像今日歌酒席上,一个白头老人和全场的少年郎一起歌舞”到了老年仍愿意和年轻人在一起享受生活的情趣,这两位不认老的白居易先生和我的老师都很有意思
听到时没想到,什么是九月九的酒?但觉这歌词和旋律易上口,重复听也不厌倦,真是一首极有味道的歌,就是酒的味道
菊花也有人叫“黄花”,黄巢的《菊花》开满一城,全是黄金颜色:“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真正的菊花何只金黄?缤纷七彩,姹紫嫣红,甚至有一花两色,如半红半黄的“二乔”,红黄二色的“鸳鸯荷”,背为黄色面为红色的“金背大红”,等等,不同色的菊花,便有不一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样的名称,纯白色的“喜容菊”,黄色的“泥金狮子”,绿色的“绿阳春”,粉色的“人面桃花”,更有那红白绿三色的“三色牡丹”等,名字美妙得引人遐思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以“九”为阳数,故九九称重阳,也叫重九《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书上解释“蓬饵是糕的意思”,后人就叫吃重阳糕中国人的节日总要和吃连成一气,从前的人穷怕了,平日没什么零食主食,节日来临免不了要找个名堂吃一吃,在重阳节登高、吃糕、饮酒,全是为了避难和长寿
□朵拉[马来西亚]
在海外跟随长辈的习俗过中国传统节日,没有过重阳的习惯,很长时间里竟不知有重阳节后来读到唐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重阳节手抄报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背诵时更添惆怅
带一片《九月九的酒》的cd离开,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怀乡的酒,这怀乡的重阳节,不喝酒的人,权把这歌当酒罢!
原标题:九月九
白癜风能医治吗白殿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