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老人节日 >> 最美重阳节诗词李白第十,毛泽东第三,
题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吟诵重阳节的诗词众多,今天“宝宝念诗”从中选出10首,请名家排出了座次,并加以点评。
(重阳习俗——登高)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点评:昨天登高,今天饮酒,都是伤心。菊花之苦,其实源于自己的心苦。此诗意境一般,居第十。即便大诗人李白,也不是每首诗都是佳作。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点评:重阳佳节,流落异乡,虽有酒杯,却不是乡情。偏偏鸿雁还从家乡飞来,更加平添了一份乡愁。韵味与上一首相似,居第九。
(重阳习俗——赏菊)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点评:与前面两首一样,也是思乡。身心分离,遥念故乡。不说思人,偏问花朵。诗歌韵味深长,居第八。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点评:以花拟人,悲从心生。酒席终散,人也将老,受不了的苍凉和沉痛。全诗没有名句,居第七。
(重阳习俗——饮菊花酒)
沉醉东风?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点评:这是一首元曲。“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好美。“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一个“瘦”用得极妙。可惜知名度差了点,居第六。
阮郎归
(宋)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点评:我最喜欢这首词,每一句都喜欢。一首词同时写出了重阳的凄冷和温暖,很耐咀嚼。居第五。
(重阳习俗——吃重阳糕)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点评:这首诗的知名度很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更是家喻户晓。但是,诗歌是在春天遥想重阳节,不是写重阳节本身,所以匹配度差点,只好居第四。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点评:今人写词,毛泽东当居第一。领袖气派,纵横捭阖,超越普通人的时空观。但细究下来,重阳的味道似有所缺。屈居第三。
(重阳习俗——插茱萸)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点评:重阳岁晚,西风黄花,一首词写尽重阳的忧伤。“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也成千古名句。意境很美,知名度很高。当排重阳节诗词第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点评:明明是写我想兄弟,却偏偏写成遥想兄弟登高、插茱萸却少了我……“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名句,更使这首诗超越重阳,成为节日思亲的经典语录。无论从意境,从贴切度,还是从知名度而言,此诗当排重阳诗词第一。
感谢您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医院白癜风的危害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lrjr/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