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老人节日 >> 小姝说清明节,他请假回家祭祖了
阅读唤醒另一个自己
这几天你的朋友圈里有没有出现下面这个段子:
谁要在4月1号欺骗我,我就在4月5号把谁埋了!
问:中间3天干嘛?
答:挖坑
好笑吗?对不起,我看了好几年,已经笑不出来了。只有感慨:段子年年有,为啥这个不更新?今天是4月1号,你骗人了吗?你被骗了吗?其实除了这一天,我经常会觉得自己受骗了,不是生活假装欺骗了我,是每个节日都在欺骗我。一年当中,大大小小的节日过下来,越来越发现,每个节日的庆祝方式都越来越趋同,不是买,就是吃。
今天第一天跟大家见面,下面会用比较委婉的形式聊一聊这些节日。清明节,他请假回家祭祖了
高三复读班,那时的同学现在的好友,在四月初的某个星期突然在班级里消失了。平时学习特别认真努力,每次头抬头就能看到的背影,在高考前不到天的时候,突然不见了踪影,焦躁又单调的复读生活,会让一点点小事都足够发酵成新闻,显然对他行踪产生兴趣的人不会只有我一个。而当那个大多数时候看上去都满嘴忽悠的班主任,在回答我们半是好奇半是关心的“寻人启事”时,变得庄重而严肃的表情与出乎意料的答案,让我在很久很久之后再想起来时都会觉得仿佛昨日:“过几天清明节,他请假回家祭祖了。”班主任说出这句话之后,班级里曾经出现过短暂而诡异的安静,之后我就看到了很多忍俊不禁的脸和努力忍住笑意却抖动不停的肩膀,清明祭祖,在我们眼里,只不过是个烂到极致却又无法拒绝的请假借口,而八卦因子怂恿下大家去猜想真实原因的时候,也都不得不在内心说一声佩服,压力山大的岁月,想要堂而皇之的请假,这个理由,真的是太牛逼。
毕业分开之后,一年的同学缘分慢慢发展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某一次突然想到他那个请假的借口,跟他表示由衷敬佩的时候,他竟然也只是随意笑笑,然后用一种极其真诚的语气告诉我:“那次请假,不是借口,是真的要回家祭祖,因为家中的规矩,也因为清明的风俗。”那时候的我,正是身处离家千里之外的大学时代,独在异乡听着电话里坦然的语气娓娓道来的真相,让我更加明白了家的含义和祖的牵绊,同时在心底很鄙视的骂了自己一句:“俗了吧?该!”
大学生的时光总是惬意而生动的,每一个节日都能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从秋季初入校门的第一个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12月份的平安夜,圣诞节,1月的元旦,三月开学很快就到的女生节,植树节,愚人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一些特色的读书日,气象日,桃花节。。。。。。还有各种适合表白的光棍节,情人节,七夕。。。。。。每一种节日,都可以变成一次聚会,一场狂欢,一段旅行,抑或至少几天假期的安逸。
而对大多数人而言,节日,本就比周末假期更加珍贵,人们期许的或者赋予的意义也让节日越来越热闹,越来越被需要。再后来,微博和朋友圈席卷生活,大多数节日又成了情侣秀恩爱虐死单身狗的集中表现日,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人开始逃离狂欢和聚会,只是单纯追求安静的放假休息几天,可无论哪一种,人们都很少再去提起节日最本质的意义,只记住了要狂欢或者要休息。
这组节日除非刚好是周末,不然都是不放假的,但这一组大概是典型的虐死单身狗,男朋友实力大比拼的时候。如果想要过的顺心,过的舒畅,就必须要用点心思早早准备,与众不同的创意,别具一格的礼物,不流于形式的构想,总之,大多数男人们的智商和财力,都在这几天,在天南海北,犄角旮旯,有形无形的舞台上,通过线上线下,身边或者朋友圈各种形式突击爆发。于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愁,有人感动莫名,有人默默受伤,但很少有人在意,这些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情人节——ValentinesDay起源自西方那些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那些与生命有关的忠贞和坚定的爱情信念;
七夕——七月七,乞巧节,那些古典民俗,那些古代人对日月星辰的崇拜,那些浪漫而又严谨,充满特色的庆祝活动;
平安夜,圣诞节——带有基督教强烈宗教仪式和传统长存的信念的狂欢和庆祝。
但是我们,把它们都变成了只有聚会,只有狂欢,甚至只有炫耀,只有花钱。。。。。。
女生节,光棍节,六一儿童节,愚人节
这组节日其实很好玩,有热情洋溢的青春,也有欢声笑语的童趣,人们似乎都不太愿意长大,都想留住那份童真,都想用尽各种办法为生活增加笑意和欢乐。于是,任何有机会可以“放肆”的日子,都变成了可以“找茬”开怀的节日。只不过,光棍节在马云爸爸的推动下,变成了剁手党们“一天的狂欢+n个月的吃土”。别问我什么是吃土,反正月光族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都在吃土。
青年节,父亲节,母亲节
这些是对自我身份最有认同感的节日,这些激发慷慨热血或者感念父母恩情的节日。其实,我还很想加上重阳节,但是网络上每到重阳就会有人去敬老院给老人们洗脚的新闻,却总让人开心不起来,反而有难以言说的气愤。
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春节,元宵节
这一些节日,想了又想还是要放在一起写,因为它们是上班族的福音,学生党的乐途,是咱们国内各类大小长假的集合。
五一,十一,元旦,按照公历日期计算,是出游人数最多的假日。
五一劳动节,也许放假的人们会给家里做个大扫除,假期伊始或结束会给办公室做个大扫除,这样就过了劳动节,可是对于每天所见的各类劳动者,会尊敬吗?细数下来,我们哪一个不是劳动者?可惜,都在一点一点的劳动分工中,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只记住了口袋里的钱财。
十一国庆节,自是不必说。只是如果非要在这几天选择去日本玩玩玩和买买买,大家最好还是低调点,毕竟日本这个国家,与我们的关系,确实太复杂。
元旦,新一年的开始。大概是唯一一个,全世界不分国籍,却都会牢牢记住的节日。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可是除了越来越淡的年味儿,在执着回家过年的年轻人中又多了几许无奈——来自父母的逼婚,来自周遭亲朋对儿女们善意或恶意的比拼,于是,过年和春节,渐渐的变为快乐并痛着的传统节日,欣喜团聚又可能立即后悔回家的假期,困于车票机票却又执着乡情的迁徙。
最后,说回清明,以及同样会放假的端午和中秋
清明,乍暖还寒,万物生机,适合踏青和出游,人们往往会祭祀和扫墓。我常常会觉得,正是由于祭祀这一习俗,这个节日在所有的节日中才稍微显得寡淡,因为多了一份庄重,多了一份肃穆。于是,在我心中,这是一个最像传统节日的节日,少了狂欢,多了追忆。
端午,热浪开始席卷,庆祝的形式大概也最为多样,自从韩国申遗之后,似乎又多加了一些爱国的情怀。中秋,天气转凉,经常紧挨国庆,从传统的相聚变成了假期的相连。吃月饼,成了唯一的共识。
三月将尽,新年已经不能再成为新年,春天已经在变绿的柳枝中向我们招手,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我相信有计划的人们早已经忙碌的奔波在追梦的路上,但我更希望前进的路上偶尔也要稍作停留,驻足回望。清明将至,在这个传统的日子里,也许我们可以不归乡,但是缅怀先贤,追思祖先,也不失是一种情趣和情怀。
节日,并不是一定要有狂欢。
赞赏
人赞赏
白殿风症状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