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

发布时间:2016-3-19 11:08:39   点击数:
崇拜之“崇”原本就是对山岳而言,因为“山”即高山,“宗”为神圣

1989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又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作为老年节因此,今天也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生效后,我们迎来的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

有人提出,登高其实是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艰苦,大多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大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以及潺潺溪流,使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如果逢高温干旱,山间密林可重阳节手抄报资料避高温炙烤;洪水袭来,攀上高山可躲灭顶之灾此外,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因此,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持此观点的人还将“崇”字本身作为旁证:崇,形声字,从山,宗声以“宗”喻“山”或以“山”喻“宗”,都蕴含有尊崇、敬畏之意

重阳节登高,今年的重阳节在10月21日,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而重阳节登高是其传统习俗之一,一直沿袭至今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登高避灾,其二是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三是登高“辞青”

登高避灾源于汉代,有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的故事桓景九九重阳节的诗句是东汉汝南(在今河南省平舆北)人,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然而,《续齐谐记》不过是一部志怪书,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把它视作史实晋代葛洪《神仙传》卷五记载,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街市小官),后来跟仙人壶公入山修道可是,桓景其人在有关东汉、三国时期的各种文献资料中均无记载后来的《宋书·符瑞志》中倒是提到过东晋成帝时有个叫桓景的太守,但时间上已相差了百余年显然,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饮食常识不能忘积极对待才是关键
北京哪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lrjr/9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