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重阳节遇上国庆节长假为老人做七件事

发布时间:2021-7-1 20:41:49   点击数:

父母生我养我,老来只能期我盼我,平日忙工作,假日忙加班,春节怕车挤,十一图享乐。今又重阳,你是登高望远做一个异乡思客,还是抽点时间陪陪父母唠唠家常。父母需要我,比朋友更需要我,比单位更需要我,他们心中只有我,重阳又至,你在哪儿?

重阳节赶上了国庆七天长假。虽然说有心的儿女让老人重阳节每天都过,但平时工作忙的同学有心无力。赶上了长假,就该多做点。七天七件事,不算多不算大,但件件暖心。如果都做不到,至少可以回家过节;还做不到?就请多给老人打几个电话。

图片来源:新京报

相关新闻:部分地方重阳节突击敬老老人一天被洗多次脚

2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各地纷纷组织敬老活动,或聚餐,或文艺演出,或发放慰问品,或为老人理发洗脚,忙得不亦乐乎。有些敬老院的老人,甚至一天有好几拨“接待任务”,一天要被洗好几次脚。

重阳前后“突击敬老”,其效果不佳想必一目了然,特别是一哄而上之后的一哄而散,带给老人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然而上述现象之所以周而复始,恐怕就不能将其归结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爱心泛滥”了。

  

尽管不能说上述行为是“作秀”,但其中“完成任务”的成分却不言而喻。然而,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老人的关爱,如果不能做到身到、心到,那么结果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会让一些老人不胜其烦。

  

此外,在重阳前后“突击敬老”的,还有一些主打老年产品的商家。平心而论,商家利用节日扩大影响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监管不严,很可能滋生诈骗行为,对老年人的权益造成侵害。

  

变“突击敬老”为细水长流,首先应当实现关爱老年人机构、人员的专业化,避免一哄而上与一哄而散。就目前而言,应当鼓励非盈利性民间机构广泛参与到敬老、爱老的事业中来,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则,对其活动进行有效监管,严防不法商家混迹其中,“挂羊头卖狗肉”从事经营活动。

  

近年来,“50后”一代逐渐步入老年行列,他们中大多数生活能够自理,欠缺的主要是精神关爱。因此应当依托社区、街道,完善老年俱乐部、培训班,引导老年人老有所用、老有所乐。

  

“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关爱老人,需要节日前后的参与,更需要细水长流的用心坚持。

摘选自新华网相关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xgcs/118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