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相关传说 >> 学雷锋决不能Duang加特效
今天是3月5日,是第52个学习雷锋纪念日,同时今天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确立15周年。每到这一天我们都会把“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投入到现实的志愿服务工作中。但是很多人只把今天当做志愿服务社会的日子,有些人即便是在服务社会,但也存在着不认真,偷懒等现象,甚至帮助他人只是为了“摆拍”,满足自己炫耀的虚荣心和晋升的必要渠道。这就违背了志愿服务的本质,套用最近的网络流行语,学雷锋不能duang,决不能“加特效”。
这些年的“学雷锋”活动越来越像是一场组织交给的任务,每年的3月5日,养老院、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机构仿佛成为了人们纷至沓来的“景点”,关心和爱护一股脑地涌进来,嘘寒问暖,展现出祥和温馨的社会氛围。但是到了明天3月6日会怎么样,这些福利院一下子回到门庭冷落的原貌,与昨天的门庭若市的“盛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去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时,某些敬老院就上演过这样的“突击敬老”。有些老人当天,甚至要接受好几拨的“特殊关照”,一天要被洗好几次脚。节日让人们把爱心泛滥,先是一哄而上,后又一哄而散,老人的心理落差让这种“完成任务”式的关系毫无意义。希望今年的学雷锋日不要重蹈这样的现象。
当自愿变成任务,当主动变成被动,这样的学雷锋活动,离真正的雷锋精神越来越远,已逐渐成为一种为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服务形式。开一场激昂澎湃的动员大会,做几个的签名条幅,然后象征性地到社会上做一会儿志愿者,“摆拍”一些服务镜头,配上一些志愿服务的优美文字。duang把这些精心策划的“特效”加上之后,最后再上传到朋友圈。向大家证明我们是在“学雷锋”。
这样弄虚作假的“学雷锋活动”还不如没有,这更是对“雷锋精神”的极大的亵渎。学雷锋的志愿活动是高尚的社会帮扶形式,要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而不是“加特效演出来的”。学雷锋也不需要那么多开大会、拉条幅的虚张声势,而真正需要的是用心去帮助那些社会弱势群体,让他们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此外,“学雷锋”活动也不应该只停留在3月5日,而应该成为一项系统性的、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毛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但毛主席还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同理,学一天雷锋很容易,但每天都学雷锋那样为人们服务却很难。所以学雷锋,贵在坚持,重在务实。
其实,学雷锋的高尚之处在于作为一个普通人,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伸出援手,不留姓名,不求回报,只希望能把这种“乐于助人”的作风循环传扬下去,让更多人都能成为下一个帮助别人的“雷锋”,这样社会才能有更多的正能量。(雪峰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