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相关传说 >> 茶叙墨品重阳节特别活动
书法网讯
“红叶迎来重阳客”10月21日,重阳佳节,《书圣王羲之》导演周祥林先生、制片人张智重先生,以及著名书法家刘楣洪、崔世广、吕书庆先生作客墨品。与一痴先生一同品茶赏菊,共度重阳。
参会书家介绍:
?周祥林
字若溪,号青堂,又名平江锁金、平江,斋号若溪草堂,燕园。南京人。家属书香门第,母亲是京剧名伶程砚秋传人。平江锁金在很小的时候就到部队里当了一名文艺兵。
自年起在全国各文学刊物发表散文、小说、多篇,书法、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各类艺术大展并获奖。
年,从部队复员后工作的工厂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深造书画篆刻,受业于黄惇教授。
32岁那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系,开始了导演生涯。
现为我国著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导演,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周祥林恩师),沈鹏对他评价颇高:“有扎实的传统功力,同时自己的面貌明显,知识结构全面。
?张智重
又名张智,号沅谿,湖南汉寿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成员,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走出蓝水河》、《青花》、《书圣王羲之》等电视连续剧制片人。年被《书法报》、《书法》杂志评为十大年度人物。
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兰亭奖书法展、全国展、全国中青展、中日书法交流大展、中韩书法交流大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多次获奖。
《荣宝斋》、《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书法》、《书法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等全国各书法专业报刊均有作品发表及评介,湖南卫视曾作专题介绍。出版有《张智书法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张智重书法集》(荣宝斋出版社)、《动静等观——张智重书法作品选》、《艺镜别集——张智重卷》、《朴东圭张智重韩中二人书画展作品集》(韩国书艺文人画出版社)、《张智重书法集》(湖南美术出版社)、《翰墨唐韵——张智重书白居易诗作品集》(长春出版社)。
?刘楣洪
年10月生于北京。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专业,文物鉴定本科毕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常委,第一、二届朝阳区青年联合会委员,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朝阳区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朝阳书画院秘书长、民革中央画院理事、民革北京中山书画社秘书长、北京小刀汇艺术中心成员。
?崔世广
号尧乡子,年8月生于山西襄汾,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硕士,导师为欧阳中石、刘守安先生。其书法篆刻多年来一直受到沈鹏、曾翔、宋歌等诸位先生的教导,常年浸淫书海广涉博取,但从未拘泥一家或时风,在不断开阔眼界增强艺术审美的基础上,对草书及小楷用功颇多。
崔世广书法篆刻作品及论文曾发表于《中国艺术报》、《书法报》、《中国书法》及各大艺术网站。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要展览并有获奖,并被多家博物馆书画展机构收藏。年全程参与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书圣王羲之》,为本剧副导演兼角色演员。
?吕书庆
年生,字大真,号瘦驴,文学学士。书法作品多次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多项大展并获大奖。著有《南宋名家卷》、《中华艺术百科辞典·书法卷》(任编委)等。书论多篇发表於《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美术报》等报刊,入选全国第三届书法教育理论研讨会、首届国际书法教育理论研讨会、全国隶书研讨会,获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论文三等奖,全国第七届书法展一类论文奖。
更正说明:之前《茶叙墨品
第二次墨品书家座谈会》中,书法家张国辉个人资料出现错误,现更正如下:
?张国辉
年4月出生,河北丰润人。—年任中国石油(原石油部文联)书法家协会驻会常务副秘书长、总编、副主席,—年就职于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展览中心副主任。—年初任北京永昌美术馆馆长。中国山水画写生课题教学组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国民党中央革命委员会画院副秘书长,中国民族文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对外友协创作院专职创作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总部考官,宋庄书法院副院长。
曾获全国第七届中青展银奖,全国第八届中青展一等奖,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首届全国行草书大展妙品奖。国家博物馆首届56名著名画家提名馆藏展,中国美术馆第二届提名展,首届中国美术馆情景书法邀请展等。其书法、国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等收藏。河北省第五届文艺振兴奖并荣立省政府三等功一次。
值此重阳佳节,著名书画家兼导演周祥林先生,制片人兼书法家张智重先生,以及刘楣洪、崔世广、吕书庆等知名书法家参加了第三届“茶叙墨品”书家座谈会活动,会上众书家们品茶论道,欢庆重阳,并共同观赏了即将上映的大型历史正剧——《书圣王羲之》。
书圣王羲之剧照△
王羲之于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其时众人共推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便是流传千古的“第一行书”——《兰亭序》。我们可以看见:早在魏晋时期,书法创作便有了要求内容及用途的定制模式。
书画作品的创作,多是满足特定的场景、特定的需求,能体现一定意识形态和社会要求的。例如《兰亭序》是为文人雅士的集会提供一个记录与总结。《九成宫》则是通过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以歌颂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我们也应该秉承这种精神,让书画作品落到实处,使每家每户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书画作品。
茶会上书法家们谈到:国人对于书画的情怀还是根深蒂固的,过去书画不能普及的原因是条件跟不上,如今可能是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周祥林先生提出,书画作品的推广,表面是商业行为,其实是公益行为、文化普及行为。一副好的书画作品,可以提高建筑的格调,可以增加人的修养,可以塑造企业的情怀。墨品定制可以满足各种人群对于传统书画的需求,推广文化传播,这比商业行为的意义更为深远。
此次“茶叙墨品”书家座谈会,书家们以诗茶代酒,以书画代菊,共同度过了重阳佳节。茶会中书法家们交流了书画界的最新动向,展望了书画界的前景和预想,共同商讨了接下来的一系列活动。相信未来会给书法爱好者们带来一系列惊喜。以及将在贺岁档上映的大型书法类历史正剧——《书圣王羲之》必将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说明
此图文由“书法网”整理编辑,仅限交流学习,转载请注明来源。更多精彩资讯,敬请搜索订阅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xgcs/12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