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九九重阳节,这些传统习俗你可知

发布时间:2021-11-5 15:23:16   点击数:
重阳传说相传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也因病差点儿丧命。病愈之后,他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终于找到一个有神奇法力的仙长,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九月初九的早晨,恒景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重阳节今年的重阳节是年10月9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九九重阳,因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在数中最尊贵,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重阳风俗重阳第一趣:赏菊

菊花自古就是文人墨客所赞叹的对象,它被誉为花中隐士,那份孤傲与清高,更给人以无限遐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古人一种纯然平和的生活状态。菊是长寿之花,所以每到这个季节,各地都会有一些大型的菊花展。

重阳第二趣:登高

登高也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古人常在这个季节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抒发自己的感悟。而现在,人们不仅仅是体验攀爬的乐趣,也是为了一览红叶之美。再与家人一同品尝美酒,让节目更添乐趣。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重阳第三趣: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重阳第四趣:佩茱萸

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可做中药,也可以除虫防蛀。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重阳第五趣:饮菊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重阳节是九月九日,意思代表着长长久久,把菊花酿制成酒,在重阳节享用,再赋上几首关于重阳的诗句,也是古人的一种生活情怀。

重阳第六趣:放风筝

放风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并与各地农时相关,形成一种节令性的活动。从我国地理气候来说,北方地区,一般自十月起,玩赏和制作售风筝者,逐渐活跃。在放风筝时多昂首远视,绿地、蓝天还可以防止、减轻近视眼。

来源:25小时网、百度百科

编辑:文化大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xgcs/123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