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道教知识道教的起源道术典籍教派详

发布时间:2022-1-1 16:08:39   点击数:
微信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prcgoogle.com/zonghe/guonei/2021/0925/6079.html

61、问:塑像仪有哪些内容?答:道教塑像有一定的仪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第二卷有《造像品》,规定了造像的先后次序,质料、尺寸、仪相、辅神、衣冠、华座、冠帔等,要求皆依经典规定。在塑像时,也要进行敬神仪礼。首先,要选择吉日良辰,举行开工仪式,向神位或木料供奉,焚香、诵经、礼拜。“开脸”后神像头部要用红布或红纸蒙上。还要将经典、五谷、铜镜、朱砂、沉香、雄黄、五色线、金银珠宝、灵符或香灰等放入神像体内。塑像造好后,还要进行开光点眼仪式,举行祭祀庆祝活动。62、问:怎样许愿、还愿?答:许愿是求神护佑自己,使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还愿是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对神许下的诺言得以对现。许愿、还愿不需择吉日,随时随地都可以许愿、还愿。许愿之前最好能沐浴其身,斋戒净口。在神前敬三炷香,然后在神前伏拜虔诚祈祷,默许所求心愿,祈求神灵护佑实现其心愿。许愿可大可小,不拘形势,有许做多少善事的,有许诵经,做道场,献神供品,重塑金身,助印善书赠送,捐资修庙等。求神护佑实现心愿后,求神护佑之时许下的什么诺言必须兑现。63、问:道友相遇怎样称呼和礼节?答:可称道长、仙长、师兄、师父、师傅、大师、爷。因道士不改姓氏,也可带姓称呼,向某道长、某爷。另外有职务可称会长、方丈、监院、知客等。见面一般用传统礼节,抱拳恭手,称作揖。打招呼时,可称“福生无量天尊”,一般就称“慈悲”等。64、问:现代有哪些著名宫观?答:年国务院确定了21座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它们是:北京白云观、辽宁沈阳太清宫、鞍山市千山无量观、江苏句容县茅山道院、浙江杭卅市抱朴道院、江西贵溪县龙虎山天师府、山东青岛市崂山太清宫、泰安市泰山碧霞祠、河南登封市嵩山中岳庙、湖北十堰市武当山紫霄宫和太和宫(包括金项)、武汉市长春观、广东博罗县罗浮山冲虚观、四川成都市青羊宫、都江堰市青城山常道观(包括天师洞)和祖师殿、陕西华阴县华山玉泉院和镇岳宫及东道院、西安市八仙宫、周至县楼观台。65、问:近代何时成立全国性道教组织?答:年,在北京白云观成立以全真派为主的“中华道教会”,发起人为白云观方丈陈毓坤。同年,上海成立以正一派为主的“中华民国道教总会”,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任主持。年成立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代表会,会长岳崇岱;年召开第二届代表会,会长陈樱宁;年召开第三届代表会,会长黎遇航;年召开笫四届代表会,会长黎遇航;年召开第五届代表会,会长付元天;年召开第六届代表会,会长闵智亭。中国道教协会,会址设在北京市白云观。66、问:何谓道教三祖?答:道教以始源于黄帝,乃尊黄帝为始祖,以阐扬道教精义的老子为道祖;以组成道教的张道陵为教祖,是谓道教三祖。67、问:何谓三清三境?答:三清系元始天王所化法身,而三境则是三清所居之境。《列仙传》云:元始天王在天地未分时之一元精气,在大罗天上,化身於三清。一化无形天尊(今称元始天尊),即天宝君,是为太初之时,常住於清微天之玉清境。二化元始天尊(今称灵宝天尊),即灵宝君,是为太始之时,常住於禹馀天之上清境。三化梵形天尊(今称道德天尊),即神宝君,是为太素之世,常住于大赤天之太清境。68、问:何为昊天玉皇上帝?答:玉皇上帝乃元始天王所化法身,为太极界最高之神。道经以:玉皇上帝居昊天金阙,弥罗天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总御万灵,而无量度人。为天界至尊之神,万天帝主也。宋真宗大中祥符(—年)八年(年),尊玉皇上帝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六年(年),又尊玉皇尊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简称“玉皇大帝”或“玉皇”。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极高,神权最大。道经中称其居住昊天金阙弥罗天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总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间),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的一切阴阳祸福。69、问:四御是哪几位?答:道教信奉的天神。御,对帝王的敬称。此指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一,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二,南极长生大帝;三,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四,承天效法土皇地祗。《道法会元》称“三清”、“四御”为“七宝”,认为三清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四御是统率天地万神者。此外,四御还协助玉皇执掌天道。70、问:何为北极大帝和长生大帝?答:道教尊为四御之一,“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是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之神。“南极长生大帝”,是协助玉皇执掌人间寿夭祸福。

71、问:何为天皇大帝和土皇地祗?答:道教尊为四御之一,“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是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协助玉皇执掌阴阳生育,万物生长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72、问:何为三皇五帝?答:三皇是古时代帝王。道教供奉为神。《史记?三皇本纪》引《河图》、《三五历》记载:为“天皇、地皇、人皇”。五帝:为道教供奉五位天帝,据云笈七签卷十八老子中经一名珠宫玉历记载:“东方苍帝,东海君也”,“南方赤帝,南海君也”,“西方白帝,西海君也”,“北方黑帝,北海君也”,“中央黄帝,君也”,“与中太一并治度人命,爱养善人,成就人”。73、问:老子是否即太上老君,其事迹有哪些?答:老子生于商武丁庚辰岁(公元前一三00年)二月十五日,母(玄妙玉女元君)怀孕八十一年,於李树下,破腋而出。指李树曰此为我姓,生而白首,故号老子,耳有三漏,又号老聃。名耳,字伯阳。唐为元始天王所化神宝君之化身。道书以元始八十一化,至老子是为弟十八化,世乃称为太上老君。老子出生於,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唐高宗乾封元年(),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74、问:创成道教张道陵天师其传略如何?答:正一教祖张天师道陵(本名陵),字辅汉,系张良(子房)八世孙,后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东汉五斗米道的创立者。汉顺帝(—在位)时于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修道。永和六年()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凡入道者纳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教人悔过奉道,用符水咒法冶病。建二十四治,立祭酒以领道民。后道教徒尊为天师。后裔承继道法,世居龙虎山,称“张天师”。75、问:何为道教五祖?答:道教五祖有南北二派。据吕祖全书仙派源流云:“大道之传,始於太上老君,而盛於吕祖。溯其源,少阳帝君得老君之传也。两传而得吕祖云。盖少阳帝君王玄甫,传正阳帝君钟离云房。钟离祖传孚佑帝君吕纯阳。吕祖传海蟾帝君刘成宗;又传重阳帝君王德威”。按此系为北派五祖,系出少阳祖师一脉传承者也。76、问:少阳帝君仙迹如何?答: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为第一祖。姓王讳诚,字玄甫,号少阳,又号东华子。系天仙东王公所降生,乃亦称为东华帝君,生于战国时。据《金莲正宗记》云:东华帝君生有奇表,幼慕真风,白云上真见而爱之,曰:“天上谪仙人也”。乃引之入道,授以青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周天火候,青龙剑法。东华得之,拳拳服膺,三年精心,尽得其妙。遂隐居於昆仑山烟霞洞,结草奄以自居,额曰东华观。度门人正阳子钟离云房,嗣弘法教。元世祖至元六年(年)正月诏封其为“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后元武宗又加封为“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道帝君”。77、问:正阳祖师传略如何?答: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也称正阳帝君,姓钟离名权,五代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人,号和谷子,一号正阳子,又号云房。面容慈善,身材魁梧,美髯俊目,身长八尺。历仕汉、魏、晋为将军,后因兵失利,退隐终南山,得东华帝君授道真诀,复隐晋卅羊角山,於正阳洞修炼登仙。强调内丹炼养,创内丹药物、采取、火侯之理论,崛起内丹道之先声,故被全真教尊为北派第二祖。元世祖诏封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正阳开悟传道垂教帝君”。78、问:纯阳祖师圣迹如何?答: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也称孚佑帝君。姓吕讳岩,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德宗贞元丙子(年)四月十四日巳时生,众见一白鹤,自天而降,飞入母之房中,随即吕祖降生。山西蒲坂县(今山西济县)永乐镇招贤里人。传说咸通三年()六十四岁进士及第。后游长安,遇钟离权,经过“十试”,乃授以“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文”。百余岁而童彦,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其理论以慈悲度世为成道路径,改丹铅与黄白之术为内功,改剑术为断除贪嗔、爱欲和烦恼的智慧,对北宋道教教理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北宋宣和元年(年)诏封为“妙通真人”。元世祖至元六年(年),封为“纯阳演正警化真君”。至大三年(年)加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79、问:海蟾祖师仙迹如何?答: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五代时道士。名操,字昭远,又字宗成,以号行。燕山(今北京市西南宛平)人。为辽进士,又说名哲,字元(铉或玄)英。事燕主刘守光为丞相。好黄老之学。一日,有道人自称正阳子来谒,海蟾待以宾礼。道人为演清静无为之宗,金液还丹之要,并索鸡卵十枚,金钱十文,一文置几上,累十卵于金钱上,若浮图状。海蟾惊曰:“危哉!”道人曰:“居荣禄,履忧患,其危殆甚!”尽以其钱劈破掷之,辞去。海蟾“大悟”,遂弃官隐于华山,终南山。相传得道仙去。元世祖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80、问:重阳祖师传略如何?答: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金代道士,全真道的创立者。原名中孚,字允卿,后应武举,易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后改名吉,字知明,号重阳子。咸阳(今属陕西)大魏村人。政和壬辰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生,出身豪门,伪齐阜昌(~)时曾应礼部试未第,金熙宗天眷(~)时应武举,中甲科。年四十七,顿猛省,解组归。弃妻儿,拂衣尘外。游终南山,遇正阳祖同纯阳祖二师,因再拜求道,密授金丹口诀。次年复遇二师於醴泉观,更授金丹真旨。大定八年和九年间创立“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主张儒、道、释三教的合流,提倡“全神炼气”,“出家修真”,不炼外丹,并制定道士出家的制度。元世祖至元六年(年)追封为“全真开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年)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著有《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立教十五论》等。度化弟子有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女)等,后世称“北七真”。又分别创立遇仙、南无、随山、龙门、嵛山、华山、清静七派,极大地弘扬了全真教,在道教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学习道教知识,从“道教”开始

?道教是中国人文之根,道教的弘扬离不开您的鼓励与支持,随手分享、手有余香。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xgcs/126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