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9 17:50:49 点击数: 次
一、荤素搭配均衡很多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三高问题逐渐显现,所以便选择素食,希望这样的饮食可以使三高降下来,但事实是蛋白质对老人来说很重要,摄入不足极易引起肌肉功能衰退,骨质疏松,更容易出现骨折现象。但由于老年人新陈代谢功能随着年龄的下降,所以肠胃吸收功能也逐渐下降,在每天肉类的摄入也尽可能控制好摄入量,一天2-3两肉类的摄入即可,可以选择红肉或鱼虾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当然瓜果蔬菜的摄入也不能少,如有便秘困扰的老年人可选择粗纤维食物,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治疗便秘。二、体重别太低成年期的低体重对健康有益,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三高等疾病、但年龄在60岁以后,低体重则会加重患病的风险,死亡率也会随之增加。一般来说,老年人可以通过体重指数(BMI)来判断体重是不是合适。计算方法:BMI值=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老人BMI指数控制在22是比较理想的。三、不要太节俭很多老年人都有节俭的习惯,但有些节俭反而是致病的诱因,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之前没有生病,之后也不会,老年人的免疫系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随之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在子女送来食物时,老人总是放到冰箱舍不得吃,时间久了之后食物变质,食用后反而增加患病风险。在做饭时剩下的时候也会出于节俭心理留到下顿吃,殊不知这样会导致体内亚硝酸盐的增加,加重患癌几率。四、锻炼别太早很多老年人由于睡眠时间变少,便会有早起晨练的习惯,其实这样很不安全。在经过一晚睡眠后,清晨时人体的血流速度会变缓慢,在晨练时大量的运动动作反而会加重心脏负担,短时间内加速血流速度也极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比起清晨五六点的时间,上午的9-10点的时间反而是最佳的锻炼时间,人体血管速度回到正常流速,心脏力量恢复到最佳状态,此时锻炼的效果更佳。五、药物别乱吃很多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需要长时间的服药,于是便认为自己“久病成医”,经常有擅自停药或加减药物的事情发生,这样不但不利于病情的恢复,还有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对于一些急性病或新发疾病,很多老人都是靠经验去用药,用药剂量靠感觉,这种情况下极可能因为药物副作用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所以在加减药物时要谨遵医嘱,千万不可以随意乱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youyuanedu.com/xgcs/134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