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这些民间优秀的传统育儿习俗,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0-9-14 15:02:55   点击数: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109/4756241.html

戳蓝字,关于育儿你会学到更多哦

六·一儿童节前,有一位妈妈写给宝贝的节日祝福语正火:“最大的愿望是想与你:先过儿童节,再过青年节,再过情人节,再过母亲节,再过父亲节,再过重阳节。”这位妈妈用自家宝宝曾穿过的一件百家衣裁了一小块,内面粘合一张硬纸,制成一张小小的儿童节日贺卡,写上祝福送给了已经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并告诉宝贝当年这件百家衣的故事。

像这样美好的祝愿,不是用信用卡拉来的礼品,不是到游乐场玩一把的陪伴,但却是所有好爸爸好妈妈可以学习掌握的“爱的方式”。今天就借这“百家衣”作为下文的“开场代表”,将搜罗到的一些民间传统育儿习俗,结合当今的育儿新识,重新来理解并继承一下!

育儿传统习俗一:百家衣

百家衣源于汉族的育儿习俗文化。早时民间百姓养育婴儿,向众亲友邻居讨取零星碎布,洗净后凑在一起,缝制成一件“百家衣”,小孩子穿上就能得到百家之福,少病少灾的长大成人。当然,在民间百家衣也有另一种寓意,即:小儿贫贱易长命百岁。

金钱花费:※※

操作难度:※※※※※

花费时间:※※※※※

爱心指数:※※※※※

习俗重拾:※※※※※

育儿师总结:百家衣的制作有一定难度,需要有一定的缝纫水平。但收集碎布拼制小衣的过程,是当下多数80后父母应当去体验的。一件有纪念意义的百家衣,父母亲自动手,夫妻共同拼缀,不用精美华丽,却要体验育儿过程中更多亲历亲为的苦与乐。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只是帮忙,育儿已经不是他们的责任。

育儿传统习俗二:胎毛笔

每个宝宝的降生,都被家人寄予厚望与祝福,希望宝宝平安健康、成家立业、飞黄腾达。胎毛笔正是带着家人的美好祝愿流传至今,并被民间赋予了可辟邪、可纪念、可作定情结发之礼、可为传世之物的吉祥物品。

通常在宝宝满一个月的时候,把第一次剪下的头发收集起来,也就是“胎毛”。之后,由父母选择具有保存价值的笔杆制作成为宝宝开运辟邪,保平安祝长寿的胎毛笔,将父母对宝宝无尽的期许与祝福都融进笔中。

金钱花费:※※※

操作难度:※※※※※

花费时间:※※※※※

爱心指数:※※※※※

习俗重拾:※※※※※

育儿师总结:胎毛笔不仅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爱,还蕴含着浓厚的中华文化。虽然,如今是电脑平板时代,打字远远多于写字、复印代替手书,但这决不意味着中国人会遗忘毛笔字!为孩子制作一支属于他(她)一生的笔,这不仅是一份爱,还会将是一件能陪伴一生的礼物。

育儿传统习俗二:百日宴

中国传统习俗中的孩子从诞生开始,就有不少礼要过,如: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其中,在婴儿满一百天的时候,家人会为宝宝举行庆祝仪式,招待家中亲友,祝愿孩子长命百岁,故又称为“百岁宴”。

操作难度:※※※

花费时间:※※※※

金钱花费:※※※※※

爱心指数:※※

习俗重拾:※

育儿师总结:大规模的庆百日宴,并不适合宝宝。婴儿在这一阶段对外界的细菌防御能力较弱,要尽量少接触外人。因为就算是健康成人的口鼻腔里,也会有一定的病毒细菌。更要提醒妈妈们,尽量避免新生儿在百日宴上被亲朋好友礼貌性的看看,抱抱或亲亲,因为这绝对是细菌传播的高效通道。

对于宝贝的百日祝福,可以选择更有意义的“百日照”、“百日手/足印画”。家长不妨多考虑一下,可以取而代之。

育儿传统习俗二:抓周

  “抓周”是在民间流传相当久的一种习俗,又叫“试儿”,它是小孩在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了解孩子性情的仪式,此项习俗代表着人们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舔犊深情。

操作难度:※※

花费时间:※※

金钱花费:※

爱心指数:※※※※※

习俗重拾:※※※※※

育儿师总结:“抓周”不再是标签作用的仪式,而是一项非常具有家庭游戏性质,充满着人伦味的娱乐活动。如今的职业种类繁多,让孩子抓周一把,作为人生第一次生日的纪念活动吧!

  抓周的准备工作,父母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供抓取物品大小尽量一致,不要有色彩特别鲜艳的;

2、所选抓周物品最好都是宝宝第一次接触;

3、在吃中午饭之前举行抓周活动,抓两次即可。

育儿传统习俗二:换乳牙

“上面的牙齿掉了就丢床底下,下面的牙齿掉了就要扔上屋顶”,这是从老奶奶处听来的习俗。其寓意是希望孩子能长出整齐的新牙。往屋顶上扔牙还有一套形式,是要双脚拉拢,背对着扔上屋顶,嘴里还要念道“金牙银牙(勿要)换老鼠牙”,念完就扔。

操作难度:※

花费时间:※

金钱花费:无

爱心指数:※※※※※

习俗重拾:※※※※※

育儿师总结:城市里平房渐少,扔上现在的“屋顶”,真是超难技术活了!不妨将原来要丢在床底的第一颗乳牙用小瓶给孩子装起来,放在孩子床下,讲上一则“小牙仙”的故事,培养孩子晚上清洁口腔,不再吃零食的好习惯。

育儿传统习俗二:压岁钱

过年时,尊长之赐小儿者,谓“压岁钱”。到了近代叫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而随着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操作难度:※

花费时间:※

金钱花费:※※※

爱心指数:※※※※※

习俗重拾:※※※※※

育儿师总结:现在,很多孩子还没学会数数前,就开始收红包了。父母们从代收、代管、到交给孩子自己管理的过程中,正是对孩子进行“财商”培养的好机会。好爸好妈要尊重宝贝们的“资产权”,谨记在金钱管理过程中,要让孩子亲身体验、尝试记账、杜绝不劳而获、价值观更重于价值本身。

节目特邀撰文:李欣

同济大学法学学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生,亲子育儿活动策划组织老师,心理辅导课程设计老师,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注册心理咨询工作师,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

对于中华传统育儿习俗

你有什么看法呢?

你的家乡是否有特色的育儿习俗呢?

你最希望《超级育儿师》线下开展

哪一项传统育儿习俗活动呢?

快快给我们留言分享吧,小编期待你的回复!

《超级育儿师》会员俱乐部火热招募中,

想要成为俱乐部一员吗?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hd/103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