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活动 >> 毛主席诞辰123周年,回首毛主席诗中风采
毛泽东
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周年,毛主席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非凡的军事才能,挽救中华民族于亡国灭种的边缘,
近代以来应该说中国从一个大国沦为一个半殖民国家,中国已经没有民族自尊,你现在能自豪的说你是中国人,这是毛主席以及那一代的人鲜血换来的,是几场战争换来的。这是值得的。
伟大的哲学家,军事统帅,政治家,民族的脊梁当之无愧。
但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毛泽东(年12月26日-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至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人之一。
《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作于年12月。当时的毛主席时年33岁。一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毛主席在广州参与国民党“二大”的筹备工作,十月被推选为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
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
《菩萨蛮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菩萨蛮·黄鹤楼》是毛主席于年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是在当时中国正处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北伐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军阀及各种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总揽大权、积极反共的背景下创作的。该词表达了毛泽东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也写出了对革命前途的焦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对革命抱有坚定信念的乐观。
《西江月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重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该词是毛泽东同志为赞扬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而写的。根据可知的参考资料来看,时间大约是9月5日前后在遂川大汾,当朱云卿把黄洋界保卫战的情况向毛汇报后,毛泽东有了感触,才能欣然命笔写出《西江月·井冈山》。
《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
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
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
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卜算子·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比较复杂的。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筹划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闲暇时,他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受到启发,联系国际政治斗争风云,“反其义而用之”,创作出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好好听故事网专注于儿童睡前故事、课文朗读、国学启蒙等。即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hd/10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