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重阳节九月九风俗,一脉相承永相传

发布时间:2021-11-14 17:52:02   点击数:
北京扁平疣防治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604573.html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佳节,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重阳节的别称有很多,如登高节、晒秋节、重九节、九九重阳等等。重阳节习俗蕴涵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现在就让广油宣宣为你介绍一下吧!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望远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乃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习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

佩茱萸

古代还流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祛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湿。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除上面具体举例的常见重阳节五大习俗我国重阳节各地习俗特色各异现在就由宣宣带着大家一起来细数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的重阳节各地习俗阳江市重阳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年中国民协授予南阳市西峡县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并在西峡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重阳文化研究中心”,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这里都会举办“中国.西峡重阳文化节”。尽管我国重阳节各地习俗有所异同,但所有的习俗始终汇聚成思念亲人、爱老敬老的涓涓细流,穿越时空,轻轻流淌在你我心田的每一寸方土。在这个富有诗意的节日里,别忘了轻轻问候一声您挂念的人和挂念您的人。图片、文字来源:网络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排版编辑:李星婵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hd/124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