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活动 >> 又到了晒雪季,你猜泸州今年还会下雪吗
三泸君说:今(22)日,是农历十月二十三日,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小雪。进入小雪之后,寒潮来袭,天气骤冷,喝西北风就是经常的事了,初冬来了,你们的棉裤备好了吗?
?晒雪?
北京、陕西、河北……
各地纷纷迎来了晒雪季
银装素裹
简直美得不像话!
北京的雪
陕西的雪
河北的雪
西藏的雪
黑龙江的雪
新疆的雪
?小雪?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三候闭塞而成冬。”
?虹藏不见?
当季节转入冬季,尤其在北方,雨量逐渐减少,并伴随着寒潮的到来,地面的水珠凝结成霜,天空中的雨也变成了雪花,彩虹自动消失不见。
?天气上升?
天际中阳气上涨,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此为“阴盛阳衰”之象。因此,当大自然进入冬季,红消翠减,落叶纷飞,苍茫大地,万物凋零,一派萧瑟荒凉的景象。
?闭塞成冬?
雪压残枝,装扮了整个世界。随着小雪节气的到来,大自然进入了没有生机的冬天,一切都似乎是静止的,并因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天地万物随之进入休眠状态。
养生
?阳光防抑郁?
小雪节气里,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清代医学家吴尚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保暖防感冒?
小雪已是初冬季节,天气较为寒冷,起居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坚持泡脚抗寒?
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每晚用热水泡脚,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穴位,是个极好的方法。
习俗
?腌制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
7-15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
?品尝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材凹槽冲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费力,但是做出来的糍粑柔软细腻,味道极佳。有纯糯米做的,也有小米做的,也有糯米与小米拌和做的,还有玉米与糯米拌和打成的。此外,还用粘米与糯米磨成粉,倒在一种用木雕模做的,模内刻有图案花纹,俗称“脱粑”。糍粑的制作非常费人力必须要几个人一起才能制作完成。
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较),才过瘾,才能体味“十月朝,糍粑碌碌烧”的农家乐趣。
?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土家人所说的“泡汤肉”,指的是刚刚宰杀的猪,经过开水退掉了毛,虽说已经是死猪了,但是,人们要乘着猪肉还没有完全冷却,也就是还没变成僵硬的肉块前,还是热呼呼,软绵绵的劲儿,即烹制做成各种美味的鲜肉大餐,就叫“刨汤肉”。也有人说这叫“吃活肉”或者“吃活食”,也许,这也是土著民族那种喜欢捕获鲜活猎物的天性吧。
小雪之诗
夜泊荆溪
唐·陈羽
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
小雪
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南秦雪
唐·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初寒
宋·陆游
久雨重阳後,清寒小雪前。
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
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毡。
身犹付一歃,名字更须传?
小雪
宋·释善珍
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
最愁南北犬惊吠,兼恐北风鸿退飞。
梦锦尚堪裁好句,鬓丝那可织寒衣。
拥炉睡思难撑拄,起唤梅花为解围。
来源:楚尘文化
编辑: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