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雅趣秋菊有佳色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4/2/19 14:59:56   点击数:
哪里治白癜风最专业 http://www.xxzywj.com/m/
“菊花是中国人民所最喜爱的花朵”,“在秋天的首都,走到公共场所,走到人家,园中院里,阶畔案头,到处都能看到菊花”,冰心最喜欢的菊花是“白托红心的‘踏雪寻梅’,黄里红面的‘金阙芙蓉’,还有触手沾香的‘香白梨’”。菊花,在闻一多看来,是“有历史,有风范的花”,“你有高超的历史,你有逸雅的风俗”。年重阳节前一天诗人专门为菊花写了一首诗《忆菊》,为我们描绘了“未放,将放,半放,盛放的菊花”:“大似牡丹的菊王到底奢豪些,他的枣红色的瓣儿,铠甲似的,张张都装上银白的里子了”,“星星似的小菊花蕾儿,还拥着褐色的萼被睡着觉呢”,“镶着金边的绛色的鸡爪菊;粉红色的碎瓣的绣球菊”,“带紫茎的嫩绿的‘真菊’,是些小小的玉管儿缀成的,为的是好让小花神儿夜里偷去当了笙儿吹着”,“剪秋萝似的小红菊花儿;从鹅绒到古铜色的黄菊”,“柔艳的尖瓣攒蕊的白菊,如同美人底蜷着的手爪,拳心里攫着一撮儿金粟”,“霭霭的淡烟笼着的菊花,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重阳节这一天,与菊花有关的活动颇多,梁实秋在《群芳小记》中提到:“菊和九月的关系密切,故九月被称为菊月,或称为菊秋,重阳日或径称为菊节。是日也,饮菊花茶,设菊花宴,还可以准备睡菊花枕,百病不生,平夙饮菊潭水,可以长生到一百多岁。”诗人爱菊、咏菊,小说家汪曾祺对菊花也颇有研究。他在《北京的秋花》一文中提到,“菊花品种甚多,在众多的花卉中也许是最多的”,“全国有几个城市的菊花都负盛名,如扬州、镇江、合肥,黄河以北,当以北京为最”,“北京菊花和南方的差不多,狮子头、蟹爪、小鹅、金背大红……”不过“有些南方菊种北京少见。扬州人重‘晓色’,谓其色如初日晓云,北京似没有。‘十丈珠帘’,我在北京没见过。‘枫叶芦花’,紫平瓣,有白色斑点,也没有见过。”汪曾祺还提醒我们,千万不要“搞菊山菊海,让菊花都按部就班,排排坐,或挤成一堆,闹闹嚷嚷”,或者“把菊花缚扎成龙、成狮子”,“菊花还是得一棵一棵地看,一朵一朵地看”。冯骥才在小说《雕花烟斗》中也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光灿灿的凤尾菊,“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给舞台的灯光照得熠熠发光的长裙,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而且无拘无束,仿佛女孩子们洗过的头发,随随便便披散下来。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穿插垂落,带着一种山林气息和野味儿。在花的世界里,唯有凤尾菊才有这样奇特的境界。”周瘦鹃不但是作家,还是园艺名家,他“于菊花又有一种偏爱”,在他看来,“秋天实在少不了菊花,有了菊花,就把这秋的世界装点得分外的清丽起来”,“没有菊花的秋天,实在过得太寂寞了,太无聊了”。为此,周瘦鹃“每年总得种上一千多本,种子多至一百余种。管、钩、带、须、匙、托冠、武瓣,无所不有,常熟人所认为最名贵的小狮黄,扬州人所认为最名贵的虎须和翡翠林,也一应俱全,而以一九三七年为全盛时期,又添上了许多新的名种”,遗憾的是,“菊花时节,日寇大举进犯……我扶老携幼地跟着朋友们避到了南浔去,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虽曾回去探望故园,问菊花开未,可是总没有瞧到……张锦虽挑出了几十盆最好的名菊,安放在荷轩中,等候我回去欣赏,无奈我不能插着翅膀飞回,只索梦寐系之而已。后来一连七年,我羁身海上,三径就荒,菊花也断了种。”老舍喜欢菊花,也爱养菊花,并且还邀请朋友来家里赏菊。汪曾祺回忆,“我在北京见过的最好的菊花是在老舍先生家里。老舍先生每年要请北京市文联、文化局的干部到他家聚聚,一次是腊月,老舍先生的生日;一次是重阳节左右,赏菊。老舍先生的哥哥很会莳弄菊花。花很鲜艳。”养花给老舍带来不少欢喜,不过也有让他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几天都没有笑容。”除了“檐前,阶下,篱畔,圃心底菊花”,山里生长的野菊花也值得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hd/138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