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ldquo当时官府还会与民间同乐

发布时间:2016-3-26 10:11:49   点击数:
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其实,重阳节最早起源于古代‘避忌’观念传说,那一天如果不离开居住地去山上的话,可能会遇到灾害;而避走山上之后,归家时发现牲畜都已经死去,这就相当于代自己‘受过’,后来形成传统:重阳一定要登高”民俗专家萧放解释道

我要分享

据公开资料显示,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至唐代,&ldqu九九重阳节的习俗o;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当时宫廷、民间同贺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今日重阳节:民间插茱萸辟邪 吃重阳糕点菊灯(图)

在饮食方面,人们则会吃重阳糕与“迎霜兔”王娟说,重阳糕也叫菊花糕,或者制作原料中有菊花,或者糕饼上会有菊花纹饰,“重阳糕会分成很多层,形似宝塔,多是长辈送给子女,有祝福孩子们‘步步登高’的意味吃‘迎霜兔’其实就是吃兔肉,与‘多子’之意有关”

2014年,长春举行重阳节祭孔活动 张瑶 摄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微信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上官云) 今天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历来有关重阳节的习俗,人们都讲究在这一天登高、插茱萸辟邪、饮菊花酒民俗学者王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此之外,古时民间还有吃重阳糕、点菊灯等种种有趣习俗

民间登高、插茱萸辟邪 吃“迎霜兔”与重阳糕

王娟认可了这一说法她同时介绍,菊花到了九月才绽放,古时被认为是长寿花,当时曾有帝王给年长的大臣送菊花,祝福其长寿,后来与“九九重阳”合并在一起,逐渐演变为今天的节日

“道教出现后,菊花又成为道教修炼、养生的象征,当时民间认为喝菊花水可以使人长寿”王娟称

其实,说到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与传统习俗,与菊花不无关系王娟介绍,重阳节首先是一个关于菊花的节日,“菊花在过去九九重阳节的习俗是君子的象征,古人对其评价极高,重阳节过去又叫做‘菊花节’”

正因为如此,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无处无之”

社会新闻中国新闻网 2015年10月21日 02:41

原标题: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当时官府还会与民间同乐重阳之时,明清时期,会办一些有关菊花的展览,各家各户,尤其是商铺,还要买很多菊花,去装饰自己的门户庭院”王娟称

a-a+

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古时点菊灯、搭菊花山

等到了宋代,古籍中关于菊花的记载就更多了王娟说,重阳节前后,除了登高、插茱萸等一系列习俗外,人们会赏菊、点菊灯、搭菊花山,整条重阳节的习俗作文街都非常漂亮,“所谓菊灯,就是用菊花制出各种造型,人们也会在灯下赏菊”


秋季治疗白癜风相比夏季更重要
浅谈白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hd/9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