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起源 >>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
满天繁星、片片秋叶,大自然的恩赐太多,社会中也有很多助人为乐的好人,以至于我总是沉迷其中难以自已。越长大,思绪越多,我越来越困惑我能这份美带来了什么?惊艳的美丽大多都是稍瞬即逝的,仅仅有周围人记住了它。所以我想成为美的记录者,让更多人去知晓它。
我想变成时光里的李清照,矜持而又疯狂。她历经国家之痛,身世之幽,直到老年生活也未曾安定。她只是一个封建伦理下的小女子,只是渴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而已。上天似乎多给了她几份考验,让她多尝痛苦滋味。幸好在考验面前,她拐了个弯子开始写诗词,于是出现了诗歌领域的婉约派,成就了中国史上第一位女词人。夏日郊游,她忘情于情趣横生的美景之中,竟“惊起一滩鸥鹭”;重阳佳节,却只是孤身一人,断肠愁思,竟“人比黄花瘦”;秋风萧瑟,红藕香残,只能“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生活重压之下,她将厚重的愁思一一化为柔顺融化于诗中。她的欢声笑语、她的忧愁哀叹,我都在诗词里再次经历。
文字的功能不止有记录,还有警示。梁启超呢,无意成为民国的记录者,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位演说家。他直谏忠言,却流放日本,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他身在夷岛,却心系祖国,不断受挫,不停奔波。他最敬重的君主排斥他,他最关心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最热爱的祖国彻底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了。这能不让他痛心疾首吗?他的忠心就此止步了吗?不!他挺直腰板,高举“变法图强”的旗帜,去努力唤醒那沉睡的君主;他苦口婆心,高谈“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去启发少年斗志。不知多少少年受其影响,不知多少珍贵史实保存于世。幸好有他,民国才不孤单。
现代化发展迅速,记录方式多元化,碎片化阅读明显占主导地位,传统媒体深受打击。可偏有一位作家不受影响,他的书籍成为最受欢迎的热销书,他的言论成为青少年的座右铭。他也不骄傲,仍然埋头踏实苦干,他是余秋雨。他带领团队穿梭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所在地,好几次深处险境,他也不放弃,甘心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他的散文作品从不离开对中国历史的追溯,也不枯燥无味,他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反而给读者开了一扇中国文化的大门。“左手写散文,不流之于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不失其丰赡高深。”形容他最亲切不过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壮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是貌美,“扶起跌倒的老人”是善美。我想做他们一样的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苦中作乐的恒心,去行更长的路,记录更多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