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热点天啊,会昌农村的小孩子竟然吃这些

发布时间:2019-3-4 11:43:32   点击数:

60、70、80后的我们,大多小时候是在山中长大的孩子,整天满山遍野的跑。那时候,吃的玩的,都是天然的,是我们自己在大自然中寻找到的。还记得这些吗?你又吃过几种?捉过几种?

第一大类,植物类

1、棯仔果

棯仔果,学名叫桃金娘,别名岗棯,又叫山棯。农历七月十四左右熟透了,漫山遍野都是,特别是坟墓周围的棯仔果,特别粗壮,特别甜,好吃极了!

棯仔果功效多着呢,可以养血,而且补肾功能非常好!据说可以根治遗精频繁!不过唔可以多食,容易便秘。棯仔果酿酒一流,饮过翻寻味!

2、金刚果

金刚果,学名叫菝葜,可以利尿解毒。未熟的金刚果青BB,非常涩。不过熟透了,就变得红彤彤,开始有些甜了。可以酿酒。

金刚果的根部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可以治外科急性感染,可以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治牛皮癣,甚至有人用来治癌症!

3、糖盎勒

糖盎勒系乡下土名,学名其实叫金樱子。金樱子满树的刺,甚至结的果子也满身毛满身刺。金樱子的果熟了才能吃,口感松软,带些甜,带些涩。

金樱子开的花是很漂亮,而且有种特殊的淡香。金樱子酿酒,哇,壮阳的哦!号称“广东伟哥”!!!

4、火炭果

火炭母,乡下常用的中药,别名又叫赤地利、为炭星、白饭等等。果子熟了之后会变得黑乎乎的。不过不是真的黑,其实果肉是半透明的,里面的核才是黑的。吃起来感觉一般,纯粹尝一下汁水的味道而已。

火炭母功效:用于痢疾,泄泻,咽喉肿痛,白喉,肺热咳嗽,百日咳,肝炎,带下,癌肿,中耳炎,湿疹,眩晕耳鸣,角膜云翳,跌打损伤。

5、桑果

这个大家应该都清楚了,想当年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不过桑果吃的时候,最好用盐水浸泡十来分钟,因为果子里面的缝隙会有很多虫子。

酿酒也是一流对不对?

6、山莓

又名树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龙船泡,大麦泡、泡儿刺,刺葫芦、馒头菠、高脚波。

虽然果子表面有些毛毛,但是,非常好吃!酸酸甜甜很开胃!

7、蛇莓

这个东西外观有点像山莓,但又有很大不同哦。

为何它叫蛇莓?因为它有一个很大的功效,就是可以治疗毒蛇咬伤!!!具体用法请自行查阅,或咨询中医师。

8、野牡丹

乡下又叫龅牙郎、黑嘴狗,其实它的学名叫野牡丹。叫得“牡丹”,开花自然是非常漂亮啦。

野牡丹果子成熟以后,会一瓣瓣的裂开,所以才有个“龅牙郎”的昵称。而且,很甜很甜,略有些比芝麻更小的果核,可以嚼碎。这果子又叫“黑嘴狗”,因为吃过以后满嘴都是黑乎乎的,根本擦不掉,成为妈妈揭发你偷偷出去上山下海的罪证。

9、地棯

这个叶子外观很像山棯,不过山棯是小灌木,地棯却一般匍匐在地上蔓延。

果实也有一些差别,表面有些毛刺。

10、黄牙果

黄牙果,学名木竹子,别名又叫岭南倒捻子、岭南山竹子。估计它跟泰国山竹是兄弟吧?但它没有山竹这么甜,酸酸的感觉。

为什么乡下叫它做黄牙果?顾名思义啦,因为食完之后,成棚牙齿都变得黄禽禽......

11、酸味叶

酸味叶,学名酸藤子,又叫信筒子、酸藤果、入地龙。果子成熟之后可以吃。嫩叶也可以吃,酸酸的异常开胃!

小孩子最喜欢酸味果,不是因为它可以吃,而是因为它可以做子弹!乡下很喜欢用小竹筒做成一支“枪”,美其名曰“噼啪枪“。用未成熟的酸味果塞住小竹筒的两头,再用一根小木棍做活塞,用力一捅,啪,子弹就能打到老远的。打到大腿,隔了裤子都能感觉到非常疼!一伙小孩,经常拿这枪来战斗。

12、锥仔

乡下叫锥子,或锥仔,学名锥栗。一身刺,算是栗子的一种吧?

生吃的话脆甜多汁,蒸熟了就松软可口。好吃是好吃,不过难消化,吃多了容易放屁。

13、棠梨仔

果子小的有拇指头这么细,大的有脚趾头这么粗。有人喜欢生吃,比较酸涩。有人喜欢蒸熟了吃,就没有酸涩味了。

当然,在街边也是能经常见到它的身影,因为它是很畅销的腌制果品。

14、万寿果

亦称拐枣,还有别名糖果树、天藤、拐枣、拐角开心果、鸡脚爪、解酒果、鸡爪果等等。

生吃的话要熟透、已经自然风干至巢皮的才好,要不然很涩。当然也可以蒸熟了吃。

15、牛奶果

无论切开叶片、果实、枝条,都可溢出牛奶一样的白色乳汁,这也是“牛奶果”名称的由来。

牛奶果营养丰富,营养成分高于苹果、梨、李、柑桔等。成熟后果皮红色,果肉淡黄色,口感爽甜、清香。

16、茅根

黄茅草、白茅草的根部,很像微型版的甘蔗。洗干净之后吃,清甜解渴,非常赞。

没错,你常喝的凉茶中最好喝的一种,茅根竹蔗水,它就是主角之一。

第二大类:动物类

1.禾虾

它跟一般的蜢有很大差异,像虾,身子长长的,浑身碧绿通透,油腻腻的感觉。割禾时,一阵的活蹦乱跳,小编最喜欢抓它了。烤着吃,真心的香。

2.粗狗

这玩意在开春放水犁田时特多。游水的本领一流,油乎乎的身子像做了防水一样,呼啦啦游到泥巴露出来的地方,就往土里钻。也是烤着吃,同样的香。小编不敢吃。

3.灶鸡

应该是蟋蟀的一种?是不是因为在灶头常见,古代的人就认为它们是灶君大神养的鸡?所以叫灶鸡?

4.猪仔蛇

没见过的人会被它的容颜吓一跳,认识它的人觉得特亲切。它不是蛇,不咬人。据说也是很好吃,而且很滋补。不过小编喜欢把它烤了喂猫。

5.东南西北

它的尾巴可以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摆动。小编的爷爷说,这虫子你说东,它就摆向东,你说西,它就摆向西,很神奇。百玩不厌。

6.打铁龟

它有个翻身必杀技。如图,把它的身子反过来放在地上,它会利用身体猛弹一下,蹦得老高的。如果被它弹到手了,很疼。不知道哪个小伙伴告诉小编,这玩意含金量很高,可以炼金。于是小编去抓了一批,用铁丝网捆起来烧……没发现有金子炼出来,以为自己技巧不过关,又重新抓了一批……

7.黄蜂

蜂蛹,小编曾小小的咬过一口,没啥味道,吐了。值得一提的是,“九月九,黄蜂喽门口”,重阳时候的黄蜂,身体会变麻色,已经不会针人的了。想办法采集一种果子,嚼出果胶,很黏,然后揉成一团,放在竹竿的尾端,用来粘麻蜂。抓到之后,将麻蜂掰开两截,中间位置会有一个蜜囊,好甜呀……

8.沙牛

小编一直很好奇,这究竟是什么东西?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这叫蚁狮,俗称沙牛、沙王八、倒退虫等。蚁狮居沙地,筑沙漏斗,然后自己埋在坑底,捕食滑入坑底的昆虫。

9.笋虫

未成年的虫子躲在竹笋里面,就是很多人喜欢吃的竹虫,据说壮阳。成年后很坚硬,能飞。小编常常用一根细线绑住它其中一只腿,把它当风筝来放。

10.龙眼鸡

它就喜欢趴在龙眼树干上。也很容易抓。有小伙伴抓了,把它鼻子折断,用自己的嘴巴去吸呀吸,然后告诉小编,说吸了它的精华能长生不老。小编一直深信不疑,一直吸到读初中,我靠!

11.臭屁虫

特制荔枝树上那种,特臭。抓它有技巧,要用食指拇指分开捏住它两侧边缘,让它尿干净。注意,千万不要被尿到了,很惨的。小编喜欢折断它的腿,然后在腿管插一根小棍子,这样它能飞,却飞得不高,很缓慢。它下的蛋蛋翠绿翠绿很可爱,小编最喜欢一个个把它的蛋蛋戳爆。

12.吱喳

绿色通透那种最好玩,茅草地里特多。小编最喜欢把它带回学校上课。它在口袋里一叫,经常就被老师人道毁灭了。褐色那种粗壮的很难抓到,叫声更响亮,像个小喇叭一样。

13.火焰虫

优雅的名字叫萤火虫。在农村漫长的暑假里,小编就靠抓这个度过无聊空虚的夜晚了。那个时候村里的女孩子一点都不觉得萤火虫浪漫。

14.天牛

纯粹抓来玩玩,没啥特殊用途。

15.螳螂

小编打发无聊时光的好伴侣。就拿根棍子逗它,看它张牙舞爪的样子,也可以乐半天。

16.黄蜞

水里游的我们乡下叫黄蜞,山上爬的我们叫山蜞。小编最讨厌这玩意了。去山沟里游泳,一不小心就被叮了。放牛时更容易被从裤腿钻进来。据说一般方法杀不死,你剪开它两截,它就从此变成两条。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火烧死。

17.黄犬

也就是蚯蚓。在路边的砖头大石头一翻开,肯定能找到。钓鱼必备。可惜小编从没用它成功钓过一条鱼。

18.柴虫

特别是松木柴,很容易被虫蛀。劈柴时,柴虫掉一地,这时候小编家里的母鸡就最兴奋了,特喜欢吃。

这些图画,能否引起你的一番追忆?童年的那一幕幕,又再重现眼前。童年的纯真和快乐,是永远都无法替代的。让我们记住,这些小野果小动物曾带给我们的无限的快乐。你和我,都回不到过去了,但愿我们永远都能保持一颗童真的心。

第三大类:农具类

当工业文明渗透了城市的每个角落,

当商业经济大潮席卷了生活的每个细节,

当我们对五颜六色的视觉轰炸终于赶到疲惫,

也许一台老风车、

一个笨重的石磨,

就能让我们感受到来自家乡乡野的温情。

下面,随小编一起逐一为您重拾往日的回忆,重温如今渐行渐远的赣州农村传统农具:

翻土用的农具,有许多种。在其下方装上一块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主要用牛力牵引。

◆天亮脚踏露水行,犁田翻地望收成

碎土、平地用的农具,其用处是把耕过的地里的大土块弄碎弄平。宜春人的耙主要用于平整水田,一般由牛来牵引。为农家必备的主要大件农具之一。

◆春耕耙田

耙钩子

木制长柄,一端有铁齿、木齿或竹齿,用来平整土地或松土等。有四齿耙、二齿耙之分。

辘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的牛耕工具。作用在于犁耙过后平整水田,现在基本上没有了。

◆打辘轴

粪箕

竹制而成,主要用来装盛肥料、担载稻草和蔬菜等。可大可小,随人而定,两个粪箕用一根扁担横着即可挑在肩上,是传统农家不可缺少之工具,至今仍在使用。

◆挑物赶集

打谷机

脱粒机的一种,稻谷种植农户必备的农具之一,用途是把成熟了的稻谷与稻草分离。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人力(脚踏)滚动上面装满了铁齿的轴轮使其高速运转,使谷粒从稻穗上脱落。

◆稻穗勾头金黄色,一季辛苦看此刻

斗房

比打谷机历史更久远的传统农具,是打谷机发明之前的主要脱粒工具,现在一些偏远山区还在使用。

石磨

农家用来打豆壳、磨豆浆、磨米浆。通常是由两个圆石盘做成:下扇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以后,下扇固定,上扇绕轴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称磨膛,膛的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齿。上部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槽内。许多农村现在还在使用石磨磨面、磨米、磨豆子。

风车

这其实是一种利用风力将稻谷与秕壳、稻草等杂物进行分离的粗加工农具。风车饱经风霜,外形就像一台轿子,下面有四条粗粗的腿支撑着整架风车,两边有四根突出的抬手,为了方便搬运。

碓子

碓是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竖装上一块圆形的石头,用脚连续踏另一端,石头就连续起落,舂掉下面石臼(我们叫碓涵)中糙米的皮(或捣碎石臼中的米等)。

◆人工舂米

水碓

在那时可是农村最现代化的设备了,它是集合水力、水车、转动、夯砸、石臼等原理设计的粮食加工设备。水碓房是一座盖瓦的两层木板楼房,大约每秒一个立方的水从水圳引向水碓房的楼板底下,连续冲击一个“巨大”的木制水轮,使之转动产生动力,然后通过齿轮带动另一根竖立的转轴连接楼面的磨,使之转动把谷子磨成笼糠(谷壳)和糙米。

◆水碓房

搓箕

装盛用具,用篾条或藤条编制而成,做工精细,其用处很多,有一点类似量筒,尤其是使用风车清选粮食时,用插箕装上稻谷或稻米倒入风车漏斗口中。至今仍在使用。

◆去茎筛谷壳

角箩(谷箩)

用竹子或柳条等编成的器具,或圆或方,或方底圆口,用来盛粮食、蔬菜等,或用来淘米、洗菜等。制作精细,形状多以圆底方口的为主,为传统农家必备的农具之一。

簸箕

竹篾编制而成,圆形,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密集无缝,主要用来清选粮食,把粮食放在簸箕内上下颠动,可扬去糠秕等杂物。也用来晾晒食品等。

米筛

篾条或藤条编制而成,圆形,类似簸箕,不同的是有许多细密的小孔,其用处也是清选粮食,通过来回摇动,把细碎的东西从小孔里漏下去,粗的成块的留在上面,如筛米筛面等。也有用铁丝编成的筛。

谷斗

木制而成,圆底鼓形,上下两端用铁条箍牢,上方敞口,用来装盛粮食,也用来量粮食,有“斗”的用途。

谷仓

储藏粮食用的仓库。永定人家的家用谷仓都是木制而成的,有门,上书“五谷丰登”之类词语并贴红纸神符,以示吉祥和表达美好的祈愿。

蓑衣

现在已基本没有人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轻便的雨衣。蓑衣有棕蓑衣和竹叶蓑衣两种,都是缝制的。棕蓑衣用棕毛缝制,结实耐用,价格贵,被雨淋后稍重,穷一些的人用不起。竹叶蓑衣轻便,便宜,但不耐用。

斗笠

用竹篾编成,夹以宽大的箬竹叶,用以遮阳挡雨。笠麻分尖头笠和圆头笠两种,按直径尺寸大小和各地风俗流行可分为大埔笠、同古笠,九都笠、尖笃笠等,现在的农村市场还有卖,草帽、雨衣、雨伞这些新潮时尚的产品多起来后,笠麻就少了很多了,只剩下农村上了年纪真正的劳动者在用。

碰柑成熟满担挑,满园粒粒圆满相

鱼笼/蟹篓

鱼篓是捕鱼或钓鱼的装鱼器具,又称鱼笼,形状有如人体上身之胸肩部份,底為平底,呈长方形,可平置於地面上,中间较宽,肩部向上斜至口部,口呈圆形,有一倒刺状的盖子,以避免渔获入笼后从入口处跳出,颈部可绑上绳子,作为系在腰间之用。

鱼笼大都使用桂竹作竹篾,以十字编法,笼与笼之间有透空,以便捕鱼人在水中工作时,无论是将其浸入水中,或是拎出水面时得以减少阻力、轻松提放。

蟹篓开口大颈部细小,置入饵料后放在活水螃蟹活动的地方,一旦爬进去就出不来啦。

相信会昌90后的孩子基本上没见过这些农具吧,即使很多80后见过但也不一定能说出它们的名字来~~

小编整理这些出来除了重温旧时乡村岁月记忆外,也当给现在的孩子科普下农识了。

不要忘却老一辈曾走过的那些农村艰苦岁月!

来源:赣州人家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进入自助红包圈广告平台!









































白癜风发病的机制是什么
白癜风发病的机制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qy/94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