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食俗 >> 冬至酒诗词和冬至的记忆
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由网友老茂供稿
冬至酒诗词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赠潘高士
宋.白玉蟾
龙虎战百六,乌兔交七九。
坎离真寅申,艮巽司卯酉。
一粒同朱橘,千古永不朽。
八月十五夜,三杯冬至酒。
冬至日
宋.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
宋·苏辙
身如草木顺阴阳,附火重裘百日强。
渐喜微和解凝烈,半酣起舞意仓忙。
吾兄去我行三腊,千里今宵共一觞。
世事只今人自解,苦寒须尽酒如汤。
渔家傲·冬至
宋·冯时行
云覆衡茅霜雪后。风吹江面青罗皱。
镜里功名愁里瘦。
闲袖手。去年长至今年又。
梅逼玉肌春欲透。小槽新压冰澌溜。
好把升沉分付酒。
光阴骤。须臾又绿章台柳。
冬至夜发峽州舟中作
宋.范成大
舟中万里行,灯下一阳生。
不减在家好,都忘为旅情。
霜干风愈劲,云淡月微明。
况有诗兼酒,樽前莫问更。
七言律诗.重阳见菊占冬晴上熟
宋.仇远
满城风日酿轻霜,昨夜东篱菊尽黄。
正月自非添一闰,此花安得及重阳。
新鸿远到愁无信,螃蟹中虚怕有芒。
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
冬至月下即事
明.程嘉燧
去秋寒早天多雪,今夕冬暄月似春。
淡境味长堪送老,醉乡户小恰容身。
客中两度逢南至,酒后终宵向北辰。
莫笑杞人忧国泪,时看云物一沾巾。
吴江客中冬至日
明王祎
十年奔走竟何为,转觉谋生事事非。
时序每惊愁里换,家山长向梦中归。
吴江岁晚寒波积,楚塞天空鸿雁稀。
酒后登楼倍惆怅,缁尘犹满旧征衣。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示勉中祖南二友
明.贝琼
浪迹依刘表,忘形见陆生。
山中酿酒熟,雪后具舟迎。
好学来诸子,论诗过二更。
穷愁一披写,杯尽更须倾。
冬至夜喜逢徐七
明.高启
君来同客馆,把酒夜相看。
动是经年别,能辞尽夕欢。
雪明窗促曙,阳复座销寒。
世路今如此,悬知后会难。
至日
清.朱九江
长至履微阳,江城百事荒。
野天悬薄日,残叶堕浓霜。
失路故人绝,入门新酒香。
醉歌还起舞,儿女笑成行。
冬至的记忆
今天是冬至日。冬至在福建周宁俗称冬节(也叫冬福),至于其由来和俗成我想大家查查网可以看到很多的资料,也就不必我多赘述了。
冬至在我的记忆里是有过的,特别是我没有成年之前,每到这一天母亲会说今天过冬节,从“节”字来看老一辈对这一天是很重视的。那一天一般是舅舅会寄一些黄糍粿,因为舅舅所在的周宁县马坑孝悌村是很重视这个节日的,这一天他们家家户户都会做黄糍粿,那是冬?米用草木灰水浸泡、蒸熟、然后捣成粘糯糍团,再用木印模打印出很漂亮的糍粿来。黄糍粿上都有漂亮的一个“福”字,大块的是四方形约有两斤重,小的带有菊花边的圆形约有二两重。我最喜欢的是黄糍粿放在锅里煎一下撒些盐,或者是黄糍粿炒橄榄菜。因为那个缺乏食物的年代,有这样过一个节日已经感到非常满足和欣悦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逐步远离农耕时代,冬至除了二十四节气里有那么一个日子外,再也不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了。
白糖芝麻炒黄糍粿
虽然冬至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已经逐步远离我们,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我们还是要永远的记住。我对冬至记忆符号是“冬至叫冬节,吃黄糍粿”,这大概也是我们闽东大部分人对冬至的记忆符号吧!
本号长期征稿,稿酬从优,要求原创,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ss/10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