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食俗 >> 喝茅台,防肝癌SCI文章已经发表来自
摘自《医学界》肿瘤频道等
业界神刊PlosONE刊登了一篇题为MaotaiAmelioratesDiethylnitrosamine-InitiatedHepatocellularCarcinomaFormationinMice的文章(PMID号为:)。翻译过来就是茅台酒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形成。
先花一些笔墨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下:作者以二乙基亚硝胺(DEN)在小鼠中诱导肝癌模型,研究茅台酒是否可以预防肝癌的发生。文章共设立了6个组:对照组(无任何处理,n=22),单独“饮用”茅台组(n=20),单独“饮用”酒精组(n=20),腹腔注射DEN并“饮用茅台组”(n=24),腹腔注射DEN并“饮用”酒精组(n=26),腹腔注射DEN组(n=22)。这里之所以将“饮用”二字加上引号,是因为小鼠不可能主动饮酒的,作者采用的方法应该灌胃(intragastricincubation)。作者还考虑得特别细,表现在:茅台只有53度,所以作者还特地将无水酒精稀释到了53度作为对照;饮酒的剂量也特别统一,严格每天都按照5ml/kg的剂量喂养,每周喂5天,一共喂35周。这里调侃一下,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不是每天都给小鼠“上酒”,而是每周只上5天,估计是研究生周六周日出去玩了,懒得去给老鼠“上酒”吧。也可能是因为考虑到了实际情况,正常人总不可能天天觥筹交错、醉生梦死的,每周休息两天也属正常
后面接着做了一些机制方面的研究,把目前常用的基础研究的手段,什么PCR、WB、免疫组化等都用上了。结果显示:1)与酒精相比,茅台还可以保护肝脏胰腺;2)在DEN处理的小鼠,如果同时给予茅台,GPC3表达降低,如果是给予酒精,那GPC3表达就上调了;这里需要说一下,GPC3是肝癌的一个早期形成指标,因此作者通过检测GPC3来反映肝癌的形成状况;3)上调MT-1/2,Nrf2和GCLC等抗氧化因子的表达。这些抗氧化因子本身也是肝癌的保护因子,结论就显而易见了,茅台可以改善(ameliorates)肝癌的发生。总体而言,该文是一篇试验设计严密,数据分析合理,立论依据充分,撰写与组织规范,结果解读深刻的科研论文。可谓有板有眼,有理有据。这样的文章,刊登在PlosONE这种“海纳百川”的学术杂志上并无可厚非。有网友调侃说:要是对照组设立五粮液组、红星二锅头组就更好了。笔者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万一如果能证明茅台防肝癌,五粮液防不了,那......(此处省略字)。不过话说回来,论文这东西嘛,不可能尽善尽美,也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搞懂,允许有一定缺陷。学术嘛,本身也允许百家争鸣。
茅台酱香酒一年只有一个生产发酵周期,端午踩曲,重阳投料。端午节又称中天节,是夏至节气,此日纯阳,阳极阴生,此时以妇女传统踩曲,讲究阳盛阴生,顺应天时,沟通阴阳,达到更高层次的阴阳平衡。重阳节是秋分节气,秋日的赤水河,水质清澈,此时投料、蒸烤、高温堆积、入池发酵、高温接酒,正是中医养生“精、气、神”三宝的一种神奇融汇。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华养生最高境界。
医学科研成果对医学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今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诊疗手段,多数都是现代医学科研成果的结晶。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研成果走向临床是一个十分漫长和复杂的过程,而且很多起初曾被人们寄予厚望的研究成果可能会在走向临床、造福人类的长途跋涉过程中“夭折”。就《plosone》这篇文章的研究结论而言,说“喝茅台、防肝癌”,也许有点过头了,但是反正酒总是要喝的,要不整点茅台呗,好歹神刊说茅台可以护肝。
很多人都在嘲讽天朝的烧钱垃圾科研,其实窃以为人家的研究成果其实是经得住事实考验的。
你看,中央首长省部大员个个都是八九十岁才挂,好像没听说谁得肝癌死的,这都归功于特供茅台喝的多。上世纪六十年代,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为博廉洁奉公的虚名,坚决拒喝茅台,结果死于肝癌,终年42岁,太顽固太清高!跟领导相比,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才72岁,为什么老百姓里很多得肝癌的,就是因为长期吝啬钱财,不肯喝茅台,不懂预防医学,不懂养生保健,其实他们不是死于肝癌,而是死于愚昧啊!
作为医疗界,要及时提高觉悟,不辱使命,自觉担负起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以后消化科、肝胆外科须进一步强化认识,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规范化管理,遇到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为预防其恶变为肝癌,建议入院当天即开长期医嘱:
53°贵州茅台注射液(飞天)2两ivgtttid(餐前30’缓慢滴注)
*本地医保病人出院带药不得超过两瓶。
门诊处方为:
R
53°贵州飞天茅台口服液(酱香型)×3瓶
Sig:2两potid(逢节剂量加倍)
*儿童剂量酌减或遵医嘱。
?
上周,小编的朋友圈和 先花一些笔墨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下:作者以二乙基亚硝胺(DEN)在小鼠中诱导肝癌模型,研究茅台酒是否可以预防肝癌的发生。文章共设立了6个组:对照组(无任何处理,n=22),单独“饮用”茅台组(n=20),单独“饮用”酒精组(n=20),腹腔注射DEN并“饮用茅台组”(n=24),腹腔注射DEN并“饮用”酒精组(n=26),腹腔注射DEN组(n=22)。这里之所以将“饮用”二字加上引号,是因为小鼠不可能主动饮酒的,作者采用的方法应该灌胃(intragastricincubation)。作者还考虑得特别细,表现在:茅台只有53度,所以作者还特地将无水酒精稀释到了53度作为对照;饮酒的剂量也特别统一,严格每天都按照5ml/kg的剂量喂养,每周喂5天,一共喂35周。这里调侃一下,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不是每天都给小鼠“上酒”,而是每周只上5天,估计是研究生周六周日出去玩了,懒得去给老鼠“上酒”吧。也可能是因为考虑到了实际情况,正常人总不可能天天觥筹交错、醉生梦死的,每周休息两天也属正常。后面坐着做了一些机制方面的研究,把目前常用的基础研究的手段,什么PCR、WB、免疫组化等都用上了。结果显示:1)与酒精相比,茅台还可以保护肝脏胰腺;2)在DEN处理的小鼠,如果同时给予茅台,GPC3表达降低,如果是给予酒精,那GPC3表达就上调了;这里需要说一下,GPC3是肝癌的一个早期形成指标,因此作者通过检测GPC3来反映肝癌的形成状况;3)上调MT-1/2,Nrf2和GCLC等抗氧化因子的表达。这些抗氧化因子本身也是肝癌的保护因子,因此作者提出:茅台可以改善(ameliorates)肝癌的发生。
总体而言,该文是一篇试验设计严密,数据分析合理,立论依据充分,撰写与组织规范,结果解读深刻的科研论文。可谓有板有眼,有理有据。这样的文章,刊登在PlosONE这种“海纳百川”的学术杂志上并无可厚非。有网友调侃说:要是对照组设立五粮液组、红星二锅头组就更好了。笔者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能证明茅台防肝癌,五粮液防不了,那~~~(此处省略字)。不过话说回来,论文这东西嘛,不可能尽善尽美,也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搞懂,允许有一定缺陷。学术嘛,本身也允许百家争鸣。
读完这篇文章,当时就想发条 医学科研成果对医学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今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诊疗手段,多数都是现代医学科研成果的结晶。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研成果走向临床是一个十分漫长和复杂的过程,而且很多起初曾被人们寄予厚望的研究成果可能会在走向临床、造福人类的长途跋涉过程中“夭折”。就这篇文章的研究结论而言,说“喝茅台、防肝癌”,有点过头了!
第一,这是一项基于小鼠的实验,小鼠和人显然是不同的,很多能在小鼠上得到的结论未必适用于人类。换句话说,茅台也许可以预防小鼠肝癌,但不见得能预防人类肝癌。
第二,研究者中DEN诱导肝癌,这与正常人肝癌的发生机制有很大的区别。我国肝癌多与HBV和HCV感染有关,HBV/HCV诱发肝癌的机制和DEN显然是不同的。茅台可以预防DEN诱导的肝癌,但是对HBV/HCV相关的肝癌是否有预防作用就不好说了。
第三,作者研究肝癌是否发生的指标是检测GPC3。严格来讲,GPC3和肝癌形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者检测到GPC3高表达,并不能说明肝癌发生,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言,itsimmunohistochemicalresultsalsosuggestedtheformationofHCC。注意suggested这个词,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讲,可翻译成“貌似”。发表论文的时候,作者可以根据数据的论证强度,选用“貌似”这种模棱两可的词语。但是如果一项影响芸芸众生的临床决策是建立在“貌似”的基础上,后果将不堪想象。
第四,从作者提供的图3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不注射DEN,GPC3就不会高表达。如果同时使用DEN和酒精,GPC3则高表达;如果同时使用茅台和DEN,则GPC3的表达会适当降低点,但是比正常对照组略微增高。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报道单独使用茅台、单独使用酒精组和单独使用DEN组小鼠GPC3的表达情况。让人无法得知在正常情况下,茅台是否会抑制GPC3的表达。这样的结果其实很难解释,我们只能笼统理解为:DEN可以上调GPC3的表达(促进肝癌的发生),而茅台可以抑制DEN上调GPC3的能力(抑制DEN诱导肝癌发生的能力)。至于在没有DEN存在的条件下,茅台还能不能抑制GPC3的表达(抑制肝癌的发生),这就不确定了。绕了半天,笔者想表达的观点就是:也许茅台可以抑制DEN诱导肝癌的能力,但是在没有DEN存在的情况下,也就是很“自然”、很“原生态”的情况下,茅台是否还能抑制肝癌发生,这就不好说了。
第五,退一万步讲(这岂止是一万步,简直是几十亿步),就算茅台能防肝癌。好吧,我们来看看剂量:5ml/kg/d,每周5天,喝35周。笔者体重67公斤,照此计算,每天需喝茅台ml,一共6两7钱,相当于2/3瓶茅台。按照作者的描述,是“灌胃式”的喝法,估计得在5分钟内搞定这6两7钱酒。这无论是经济上还是身体上,都吃不消。就算有土豪经济上吃得消,身体上估计也吃不消吧。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换算剂量,不一定准确。但是根据文章的结论,我们只能认为这个剂量才具有预防肝癌(准确地说是抑制GPC3表达)的能力。低于这个剂量行不行?不好说!因为作者没有做剂量分析。
第六,在先前一万步的基础上,笔者再退一万步。就算茅台能防治肝癌、也有人无论是经济上还是身体上都能承受那个酒量。好吧,我们来看看喝酒的危害: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过度饮酒会增加中风的危险(JAMA.3,(5):-88;IntJCardiol.,(3):-7)。有人愿意的话当然可以选择喝茅台防肝癌,但是就怕出现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后果:肝癌没了,中风来了。当然,作者在前言中也提出Maotaicouldbedifferentfromordinaryethanol。言外之意,茅台与一般的酒不同!茅台是否会增加中风风险,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笔者也不敢妄下结论。但是已有证据确实显示大量摄入酒精(Alcoholintake)会增加中风风险,打算喝茅台防肝癌的同志们还是自行掂量下吧。
可能有读者会问:哥们,经你这么一说,那这篇文章还有啥价值?笔者只能回答:非也!文章肯定是有价值的,要不然PlosONE也不会刊登。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喝茅台、防肝癌”,而是提示茅台酒中可能存在一种或多种抗肝癌物质,如果后续的研究能将这些物质分离纯化出来,在制成防肝癌药品,说不定就真可以预防肝癌了。那个时候,大家就不用喝茅台,也能预防肝癌了。当然,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说不定中途就会“夭折”。
最后,作者在PubMed中输入了maotai作为检索词,还真检索到了22篇文章,有的文章还发表在ChinMedJ(Engl),HepatobiliaryPancreatDisInt,WorldJGastroenterol等医学学术杂志上(貌似都出自PlosONE上的这个团队),还有部分论文发表在环境微生物类、食品卫生类杂志上。
看起来,研究茅台,发SCI论文的人还不在少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什么原因得白癜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