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高区,百岁老人家中话重阳

发布时间:2020-7-22 12:09:45   点击数:

还记得儿时对重阳节的记忆,一直停留在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但如今在高区,重阳节走访看望百岁老人已经成为了每年不变的约定。

在老年节到来之际,10月8日,带着节日的美好祝愿,威海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政法委书记刘茂德,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于开禄来高区看望老年人。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伟,区人大联络办主任王政玉陪同慰问。

当日上午,刘茂德一行来到东发老年公寓,为老人送去了慰问金和节日的祝福。他们走进党员活动室、棋牌室、食堂、浴室等,查看了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和娱乐休闲情况,详细了解了公寓的设施和服务状况。在声乐教室内,刘茂德、刘伟与老年合唱团一起深情演唱了《今天是你的生日》。刘茂德说,东发老年公寓是我市起步早、起点高、管理好的民办公助型和功能复合型社会福利机构,要继续发挥其养老、助老、帮老、扶老的好经验,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随后,刘伟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怡园街道恒泰居委会和田和街道寨子村,分别看望百岁老人马桂林、吕秀卿,为老人送去慰问金,并与她们亲切地拉起家常,详细询问老人们的饮食起居和身体健康状况,祝愿老人们生活愉快,健康长寿。刘伟叮嘱工作人员要切实关心老年人,从各个方面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进一步弘扬尊老助老传统美德,动员各方面力量关心老年人事业,参与养老事业发展,培养尊老爱老的意识,营造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当天,高区党工委副书记许日来到初村镇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慰问品、慰问金,并实地查看了敬老院消防安全设施情况,要求切实保障老人的日常生活安全。随后,许日来到双岛街道前双岛村百岁老人毕东芝家中走访慰问,详细了解老人身体、生活状况,叮嘱老人的家人要悉心照顾老人,让老人安享晚年。

除此之外,9月28日,高区环卫处在职党员与西钦村社区党员一起带着米、面、油、奶、水果等慰问品到东发老年公寓进行慰问,并开展了义工服务活动,受到公寓管理人员和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在初村镇佃里院村,威海儒房地产董事长于治雪一行十余爱心人士,来到村里生活困难老人家中,看望慰问老人,并送来了米、面、油、水果等生活必需品,向老人致以节日的问候。

涨姿势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咱们威海人称之为“九重阳”。重阳节众人皆知,但是有关重阳节的传说、习俗、历史你都清楚吗?下面小编就带你一同追溯那些老威海人的重阳记忆……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节的发展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的习俗习俗之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习俗之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习俗之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习俗之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另外,重阳节又称“老人节”,重阳节时节,暑热散去,天气转凉,这个时候老人容易发病,儿女更要关爱父母的健康。老人养生最好从饮食下手,下面就小编为你介绍重阳节老人养生吃什么。

重阳

养生

调节饮食平衡也是防病护体的根本。秋季饮食老年人应以平补为主,尽量多吃性平味甘的食物,如玉米、猪肉、百合等就是最佳饮食。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因此,老年人可适当进行润补,即养阴、生津、润肺。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

重阳“三宝”    

  重阳节将至,饮菊花酒、吃羊肉面、吃花糕是重阳节的三大饮食习俗。

  重阳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

  第二是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第三是吃花糕。重阳节敬老,登高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多喝粥    

  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人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生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这个季节,喝粥不但可以减轻老年人的胃肠道负担,对老年人的消化也有帮助,稀粥里可加一些养胃健脾、滋阴润燥之品,可起到养肺润燥的效果。

  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补品。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祖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小米粥是不错的养生粥。

  对呼吸系统不太好的老年人来说,如今新上市的黄澄澄的雪梨,就是非常好的“补药”,可以用雪梨熬成雪梨粥,每天晚上喝一碗。除了雪梨,像秋季上市的京白梨、鸭梨等,都是做梨粥效果最好的好材料,价格还便宜,粥做起来也很简单,将粳米放在锅中熬至八分熟,然后把洗净的雪梨连皮一起切成块,放进粥里再熬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在粥中加入同样能够滋阴润肺的百合,3~5克就可以了。

多喝汤    

  老人们多喝汤,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意思是人体的生理机理应与四季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应。汤,是人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中最富营养、最易消化的品种之一。

  老年人多喝汤不但有助于营养的吸收,还能起到调理肠胃的作用。要注意多喝点骨头汤,把骨头打碎了,熬点骨头汤,以髓补髓,这是中医的理论。

  养成饭前吃饭时不断进点汤水的习惯,还可以减少食道炎、胃炎等的发生。当然,饭前喝汤并不是说喝得越多越好。一般情况下,中晚餐前以半碗汤为宜,而早餐前可适当多些,这是因为一夜睡眠后,人体水分损失较多。进汤时间以饭前20分钟左右为好,吃饭时也可缓慢少量进汤,但切忌“狂饮”。

多吃鱼    

每周做三顿鱼菜或每天吃30克鱼肉,能够使中风风险降低50%。医学研究证明,经常吃鱼的日本人和爱斯基摩人与很少吃鱼的民族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

  海鱼的含锌量高,且属于动物性食物,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于老年人来说,海鱼蛋白质含量丰富,容易消化,又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对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除含锌量高,海鱼所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D、钙、锰、碘、硒等微量元素也比肉类丰富,对于老人的营养平衡有益。

  建议老人每周吃一到两次海鱼,每次克左右。鲈鱼、黄花鱼、鲅鱼都很好,金枪鱼属肉食鱼类,尽量少吃。适合老年人的海鱼吃法是清蒸和清炖,可以保证鱼肉中营养不易流失,且味道鲜美。吃前一定要洗净,去净鳞、腮及内脏,无鳞鱼可用刀刮去表皮上的污泥部分,因为这些部位往往是海鱼中污染成分的聚集地。

---END---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请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wh/10074.html
------分隔线----------------------------